RSS

Category Archives: 不蒙應允的禱告

不對題

創15:1-6

我們向神禱告,但神的回應卻跟我們所求的不同,是否神不對題,回應錯了?在這情況下,我們往往只認為神沒有直接回應禱告,卻沒有留心神回應的真正意義。

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15:1-3)

這裡亞伯蘭好像也不對題,神明明說要大大賞賜他,為何他把話題轉到沒有兒子繼承家業?是否亞伯蘭想多了?又是否他一直向神求子,但卻仍未有回應,因此念念不忘,不論神講甚麼,他都如此回應?其實我們好多時候在靜候神回應我們的禱告時,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不過,當我們明白亞伯蘭所理解的福氣,是神藉他的後裔賜福萬國時,他的問題便有意義多了。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纔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15:4-5)

這次神直接回應,要讓亞伯蘭看到神恩典之大,是人沒法理解的。一個年邁的老人,多年來一直相信耶和華,而一生也過著忠誠正直的生活。但過了十年又十年,他卻沒看到絲毫跡象顯示他會有兒子。就算今日他看到天上的繁星,那又如何?換著是我,也許我仍認為神的回應太遙遠,沒有回應我今日所需,那遠大的異象又與我何干?

這其實就是信心的功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8/24 英吋 禱告, 創世記, 不蒙應允的禱告, 信心

 

標籤:

恩威並施的好管家

書17:14-18

管理就是難題解決,而難題從來都不會自動消失,管理的好與壞其中一個指標就是如何解決難題。不是每一個要求管理者都應該全面答允,至於如何回應,那便是智慧所在了。

約書亞爭戰完畢進行分地,是否論功行賞就不得而知,但卻如其他擬似不公平個案一樣,有人多分,有人少分。經文作者特別強調是約瑟的子孫提出問題,其實,就只有以法蓮一個支派提出他們人多地小的問題。

不知是他們以恃為約瑟子孫,還是作者刻意提出以法蓮跟瑪拿西合起來才算一個支派,但不論怎樣,他們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看他們的對話:

約瑟的子孫對約書亞說:「耶和華到如今既然賜福與我們,我們也族大人多,你為甚麼僅將一鬮一段之地分給我們為業呢?」(17:14)

約書亞說:「你們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蓮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樹林中砍伐樹木。」(17:15)

約瑟的子孫說:「那山地容不下我們,並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並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鐵車。」(17:16)

約書亞對約瑟家,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說:「你是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不可僅有一鬮之地,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17:17-18)

事實上,以法蓮所得的山地並不是最小,而瑪拿西所得的土地也是十二支派中面積最大的頭三位。約書亞看他們有能力自己爭取更多土地,而不需單靠分配眾人合力取得的土地。他們要求不勞而獲,與前面85高齡仍堅持親身上陣,為族人爭取更多土地的迦勒形成強烈對比。

不論他們是過於自卑,還是閒懶只懂伸手,都不是應有的態度。整個民族剛剛站穩陣腳,約書亞看到這時大家應該自己努力付出,而不是只懂伸手苛索,因此仍堅持由他們自己去處理。

我們有時禱告不蒙應允,也要看看神是否視我們有能力把眼前的難題解決,而刻意留給我們這機會,去盡展所長。

 
 

假認罪

何8:11-14

認罪也有真假,真的,許多時候在神面前我們也很虛假。

「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因此,祭壇使他犯罪。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取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8:11-14)

不要以為多事奉(增添祭壇)便可討神歡喜,可知在不少時候我們在事奉自己、或是別的偶像。至於律法規矩並不在於多少,而在於我們遵行了多少。換句話說,對神誠實與否並不在於我們做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在神面前是個怎樣的人。

先知指責以色列國在敬拜事奉上的虛假,又指出他們的認罪悔改沒有誠意,多做多錯。既然沒有認罪的心,神必不赦免他們所行的,因為他們面對神仍只靠自己(歸回埃及)。

在事奉及信心的成長歷程中,這是很實在的爭扎。當我們稍有成就便不再依靠神,口裡雖神前神後,但心裡卻只標榜個人的能力與表現。從前只看重神的嘉許,視人的讚譽為等閒,可是,隨著連串的成功,人的奉承已高於神的喜悅,這是耗盡的特徵。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9/01/03 英吋 小先知書, 不蒙應允的禱告

 

You are fired!

申3:23-26

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卻沒有說他可以進入迦南。這就如給他一份工,要他達到目標,但在達標前,也預計必定達標前,對他說:you are fired,你被抄,這項目的成與敗,從今日起與你無關!

荒謬嗎?

那時我懇求耶和華說:「主耶和華阿,你已將你的大力大能顯給僕人看。在天上,在地下,有甚麼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為呢?求你容我過去,看約但河那邊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3:23-25)

但耶和華因你們的緣故向我發怒,不應允我,對我說:「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你且上毗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但河。你卻要囑咐約書亞,勉勵他,使他膽壯;因為他必在這百姓前面過去,使他們承受你所要觀看之地。」(3:26-28)

我印象中沒有那一次的禱告,神回應得這麼決絕,甚至顯得不耐煩。「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顯得非常無情。回想當被是耶和華「逼」摩西出山,現在卻不要他了,摩西也實在可憐,他可有非常合理的理由去反對、反抗,甚至背叛耶和華。

可是他沒有,而耶和華不應允摩西這禱告卻帶來很多寶貴而精彩的功課。

一. 作為領袖,要與跟從者一同承擔,甚至為跟從者承擔更多。摩西因為在尋的曠野發怒而被耶和華懲罰不得進入迦南地,摩西大可推卸,說:這是百姓犯的錯,可不要我來承擔呢!他也沒有溺愛這百姓到一個地步,隻字不提他們的過錯。反之,他承擔了這犯錯的結果。

二. 他沒有因為耶和華的懲罰而惱恨神,反之他先從順服中看到神的公義與慈愛。他仍繼續忠於所扥,把百姓帶到約旦河邊、把百姓交給約書亞、勉勵約書亞、頌讚神的公義與慈愛。而且,他繼續教導百姓要順服耶和華。他活出了「聽命勝於獻祭」的原則,不論人能否理解上帝不應允禱告的原因,先順服。

三. Raymond Brown認為,摩西求的是要到迦南地,那流奶與密之地,是人眼中的美地,但神給他的卻是天堂!神距絕人的要求,為要給更好的。

四. 也許摩西不放心約書亞能否在他缺席時繼續帶領這善變的百姓,就像我離港時不太放心把手上的工作放下,但神不應允摩西留下,同時也是給約書亞成長的機會。摩西的一段路已走完,也許就算他沒有犯錯,這一段路也差不多要告終。舊的領袖不去,新的領袖便沒有空間成長。

五. 神很愛摩西,讓他在事業的頂峰時離開,有誰像他死得好?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申34:7)

 
 

摩西的推卸

出3-4

摩西初遇耶和華,他不是向耶和華要求甚麼,而是要求耶和華不要求他做甚麼。也許我們大多數的禱告是向神要這要那,但神要求我們呢?我們便盡力推辭,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啦,把自己說到一無事處啦,總之就是不要理我、不要選我。摩西只是把我們的真我表現出來而已。

摩西會耍太極,但不是太極高手,因為他不成功,我也視之為一次不蒙應允的禱告。當耶和華的呼召臨到他,要求他「出山」去拯救正受苦的以色列民時,他使出一系列的招數來推卻耶和華的要求:

第一式:我是小薯

摩西對上帝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3:11)

我是誰呢?神竟用我?我無權無勢,必無人聽我講,我只是一塊小薯,a small potato,哪會有可能成功?今日也有些人平時聲大大,要認真辦事便第一個失蹤。我們也會像摩西一樣,也許是不相信神會揀選我成就大事、也許是不認為我能完成使命、也許只是甘於今日的現況,不想改變。

但神卻不這樣想,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祂所造的,並配備最少一樣可用的恩賜。

第二式:我甚無知

摩西對上帝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3:13)

我還未接受訓練,對神的話語也不很熟,又怎能事奉?等我多認識神,多等幾年我才去事奉吧!雖說耶和華是以色列民族的神,但他們今日就是不認識你,我又可以做甚麼呢?別人問我一些較深奧的神學問題我故然不懂得回答,但一些簡單的問題我也不會啊,我這樣無知,你還是選別人吧!

事奉的經歷會加深我們對神的了解,讀神學或甚麼訓練只是吸收別人的知識與經驗,因此也不如自己直接透過參與來學習。

第三式:我無權威

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4:1)

我既沒江湖地位,也不甚受歡迎,又有誰會聽我話,跟我同工呢?我連自己也不太確定這異象,又怎能帶領其他人完成使命?他們不是懷疑耶和華不真實,而是我的信息從何來,我憑甚麼叫他們信我?

神既清楚揀選你,就把相應的權柄與能力賜給你,可是持久的公信力不在於這人的能力,而在於他的為人。這是雞與雞旦的問題,你若不站出來,又從那裡建立權威,別人那會看到你的公信力,以及你所傳的信息?

第四式:我沒恩賜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4:10)

我向來靈性不好、禱告又不專心、聚會又遲到,又真的沒甚麼可用的恩賜去服侍你呢!這麼懂得辯駁還說拙口笨舌,就如許多信徒在職場上呼風喚雨,回到教會就變無能一樣,又怎能說自己沒有恩賜?

恩賜與能力的主要分別,還是在於能否用於神的事工上榮耀神,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用在哪裡的問題。

第五式:我不講理

摩西說:「主阿!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4:13)

不論你怎說,我不願意就是不願意,你不要再跟我講了!現代一點,屬靈一點的語法是:我無感動;無賴一點說:不要再講,你找別人去吧,拒絕你不需要理由。這是對話的終結。

到了這裡,耶和華也發怒,也不跟摩西多講,照差可也。神跟你講道理也不聽,承諾了一切所需的你也不理。可是,最終神要用你,你怎樣也要被祂使用,中間只是自己多走幾步、多拐幾個圈,何不早早順服?

如果,神應允了摩西任何一個請求,讓他留在米甸曠野,損失的不是以色列民,而是神的名冊上少了摩西這名字。同樣,神容讓我們推搪,不參與祂的事工;或容讓我們中途放棄,最終是我們少了蒙恩及成長的機會。

 
 

保羅的一根刺

林後12:1-10

保羅的禱告,也應該不會屬肉體、也應該屬靈的吧!但他也有不蒙應允的禱告。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林後12:8)

沒有人知道這根刺是甚麼,有認為是保羅身體的軟弱,又有認為是他力有不棣,主沒有給他有關方面的能力。不論怎樣,主沒有按保羅所求回應他,那保羅又怎樣解釋或接受這狀況?

首先這根刺讓保羅學習謙卑,縱有神秘經歷,可跨口的屬靈經歷,他需要以沉默來回應這次經歷,不以「講見證」為由而為自己的經歷跨口。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林後2:7)

按保羅自己的解釋,這是神容許撒旦的攻擊臨到他身上,而且持續地影響著他。不知他曾否因此而感到苦惱、失望、憤怒,但肯定的是,他跨過了這關口,並接受了這是神透過撒旦給他的教導。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2:9)

保羅對這根刺的另一回應,是神進一步肯定祂的愛。不論人面對何種艱難,神的愛與保護照樣臨到他身上,有足夠的恩典幫助人勝過軟弱。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

保羅的總結是,他喜歡跨口自己的軟弱,以突顯基督的愛與恩典之豐厚。這根刺不單沒有成為保羅的負累,反之成了他跨勝的記號,就是有基督同在的明證、喜樂的源頭、剛強的標記。

這不是很奇妙嗎?神沒有按保羅的祈求把這根刺拿走,結果呢?保羅視之為榮耀的記號,神同在的明證。即是說,神沒有應允保羅的禱告,是要給他操練,讓他的信心有更大的成長。

有時表面上義正詞嚴的禱告,十分合情又合理的禱告不蒙應允,原來有更高、更好的結果。

 

不蒙應允的禱告:前言

這裡要說的是,不蒙應允的禱告,而不是不蒙垂聽的禱告。我不知道有沒有禱告是不蒙主垂聽的,我只知道凡是奉主名禱告的,不論誰,就算是還未很認識主的、還是自知重罪的,他/她的禱告,必蒙垂聽。但聽是聽了,只是祂沒有按我們所求的回應我們,這便是這系列討論的不蒙應允的禱告》,而不是不蒙垂聽的禱告。

撰寫這系列的緣起,是聖靈的感動。在一次崇拜講道中,牧師提到保羅的一根刺(林後12:1-10),我們每人都有一根刺,主留著來給我們試煉,帶給我們成長。就連我們眼中的屬靈領袖,神所重用的僕人保羅,也有禱告不蒙應允的先行,更何況我們?於是,我們立志多作這方面的思考。

我發現,許多聖經的人物,以及一些相關的教導,有提及不蒙應允的禱告。但我在教會生活多年,卻少有提及。也許是因為我們強調要講正面的信息,少提反面教材。但不蒙應允的禱告,雖用上「不」字,但卻是正面的。神透過其中要我們學習、要我們成長。

另一方面,若回顧自己的禱告,老實說,不蒙應允的,在比例上,遠較蒙應允的禱告多。當然,不少的禱告祈求,是經過修訂後才實現的。那是在禱告過程中,聖靈不斷的提醒,以及信心的改變而達成的。回到我們為某人或某事的禱告,第一版本就是我們最原始的禱求,也是最多時候被主「教訓」的時刻。

盼望以後這些分享,能透過聖經的教導與人物的經歷,讓我們從不蒙應允的禱告中學習。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8/09/26 英吋 禱告, 不蒙應允的禱告

 

禱告不蒙應允,誰之過?

雅4:1-10

我們常引用雅各的教導來解釋禱告不蒙應允的原因。他的重點是在於我們的心,我們以甚麼的心態來禱告?我們禱告不蒙應允,首要的原因是按著肉體,或滿足肉體的私慾來求:

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那裏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麼?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雅4:1-2a)

雅各指出,人的軟弱是來自體貼肉體的需要,而體貼肉體又往往與主的心意背道而馳: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雅4:4)

既然我們的禱告是來自滿足自己的私慾,按雅各的邏輯,這些禱告只會助長我們的私慾,不蒙神的應允就是神對我們的愛與保護,免得我們越陷越深。

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4:2b-3)

我們在埋怨神沒有回應我們的禱告是,有否想到神已經從另一方向回應我們的禱告?

我們不按正確方向求,當然得不著,若神正面回應我們為一己之私的禱告,那不是助長我們浪費生命?當我們在感到缺乏時求物質的供應,可考慮到這是必需的嗎?還是只浪費在宴樂中?

許多時候我們自己不能分辨我的禱告是實際需要還是浪費、多餘的物質需要,怎辦?

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4:8)

還是返回根本,要求主先清潔我們的心,不要在世俗與屬靈的事上糾纏,要立定志向追求屬靈的標準,操練的日子久了便會按主心意禱求。

但是,當我們「正義」地求健康、求屬靈的事,不蒙應允又是甚麼意思?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008/09/25 英吋 禱告, 雅各書, 不蒙應允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