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靜思

憂慮與心的轉向

DSCF0970路12:22-34

「不要為明天憂慮」,從小返教會已聽到了,但仍未學會。

我們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憂慮,我們的文文就是教我們擔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是忠心的表現,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是親情的情現。為國、為家,我們都要憂慮,因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切似乎在告訴我們,無憂無慮的人,是快樂的,但有責任感有承擔的人,應是例外。作為有承擔的人,要做大事,就要有憂慮。

基督的道理,教我們更矛盾,神要求我們忠心,有承擔,但又教我們不要憂慮,二者似乎不可兼得。是嗎?主耶穌教導我們不該為甚麼憂慮,卻沒有說該為甚麼擔憂。更重要的是,路加所用「憂慮」這個字的意思,是「無謂的擔心」,經文就告訴我們甚麼是「無謂的擔心」。

主耶穌用飛鳥和野地的花來比喻我們實際的生活處境,教導我們先從理性入手,去理解我們為何不需為某些事憂慮,然後再告訴我們真正要掛心的是甚麼。

大前提,生命比一切更重要,但真正的生命卻不由我們掌握,而愛我們的天父會/已為我們籌謀。

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 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路12:22-23)

生命比物質身體重要,但人要認清自己的限制,就算是物質生活,你都無法掌握,更何況更大更重要的生命?

你們哪一個能藉着憂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何必憂慮其餘的事呢?(12:25-26)

憂慮幫不了忙,這裡「壽數」有兩重意思,一是年歲,二是身栽。人不能增加自己的年歲(相反卻可以),也不能真正讓自己增高,你能對生命有甚麼供獻?

主耶穌教導我們不要為物質生活擔憂,並沒有說不要為使命擔憂,祂說人看甚麼為財寶,人的心就在哪裡。主耶穌接著提出一個對比,教我們該掛心甚麼。

你們不要求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掛慮。這都是世上的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要這些東西,你們的父都知道。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12:29-31)

掛心甚麼,是信不信者最大的差別。屬神的人,要有屬神的心,保羅補充了我們要思念上面的事,又要以基督的心為心。最後,祂指向了一個立志的方向,理性的討論過後,回歸到你的心。祂指出了兩種人最大的分別在於:「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裏,你們的心也在哪裏。」

「不要為明天憂慮」,從小返教會已聽到了,不代表學會,正因為這是指向我們的心,我們的立志,違反我們屬世的舊我、靠自己的老我,我們需要繼續努力,也許要花一生之久的精力才學會把我們的心轉向,但也是值得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12/30 英吋 生命更新, 管理, 靜思, 路加福音, 信心

 

標籤: , , ,

你心裡可以容納祂的道嗎?

「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裏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裏看見的;你們所做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裏聽到的。」(約8:37-38)

 

活潑常存的道,有多活潑?

當日以色列的宗教領袖容不下主耶穌所講的「新」道理,接受不到「改革」呼聲而要滅口。今日其實這故事仍不斷重覆出現,不同地方有不同形式的「滅口」,包括奪去生命、奪去自由、奪去言論空間等等。

 

新道理並不一定沒有聽過,只是不接受。495年前的宗教改革,馬丁路德提出的改革其實是人所共知有問題的惡習和惡法,只是當樣的人經過衡量計算代價後,認為神可得罪,人不能得罪,因此而要對改革者趕盡殺絕。

 

主耶穌對著當權者說,他們所做的是人的教訓,來自傳統而不是真理,今日這番話對我們又有何意思?

 

我們堅守與跟隨的人的傳統與習慣,還是聖經真理?我不是反對教會傳統,但凡傳統是來自一特定的時空,回應當時的特定需要,今日適用與否需要小心反思討論。

 

當日主耶穌進入聖殿時推倒找換銀錢的攤檔,因此本來是便利獻祭者的服務本末倒置了,成了剝削窮人的利器。當日羅馬教會的贖罪卷原意是讓不能以行動服務表示悔改的人,改以奉獻表達贖罪心志,可是卻成了儉財的工具。

 

當一項服務或工作失去原來意義便要停止,這就是改革的意思。今日的教會只若停留在固守傳統,不作時代性的反思,與當日逼害主耶穌的宗教當權者無異。

 

基督的道理是歷久常新的,祂的道也永活常存,問題只是宣講與行道者,把活的道守死了。我們的心容得下祂的道嗎?反思,再反思。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10/25 英吋 生命更新, 約翰福音, 靜思, 教會

 

標籤: , , ,

原來如此

詩19:1-14

早前一則內地新聞吸引我的注意與擔心,雖不是甚麼新鮮的新聞,過去也聽聞類似或更嚇人的消息。

新聞標題:不會用避孕套 南京女大生1年墮胎4次

這名19歲的女大生叫小琴,家境小康,但母親因為父親有外遇,經常吵鬧不堪。剛上大一,小琴迷戀上網路,見網友、住網咖成了家常便飯。就這樣,在過一年內,她見了15位網友,與部分人發生關係,墮了4次胎。接受訪問時,她一開始有些不耐煩,還說:「我真的不明白,這有什麼好聊的,像我這樣的人多了!」

大學生不知如何避是一個問題,但更大的問題卻是她身邊大部份人都知道,甚至認同她的行為。還有更多關於大學生賣淫、濫交、濫葯、崇尚物質、漠視人命等等。

這世界到底發生甚麼事?早前加拿大有一男子為了出名而肢解一位中國留學生;美國一名男子懷疑濫葯導致精神失常,隨街咬人來食。世界經濟走下坡、戰爭、貧窮等問題每日新鮮又不新鮮。23年前的六四平反暫時無望,枉死仍是枉死!

你可以當看不見、不理會,但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並且不斷影響我們的生活。也許有一日發生到你的附近,你才驚覺其嚴重性。

我不是在恐嚇,而是想面對現實,我們身處一個怎樣的世界。也許你仍會想:又如何?我每日要關心的事情多著呢!子女考試,搵多些錢旁身更實際。他們在立法會拉布跟我何干?

這是一個充滿罪與不義的世界,因為人以為活在現實中,其實是漠視真正的現實。世人都犯了罪,罪因一人入了世界,世人都直接或間接被罪所牽連。

讓我們看看,認真地認識這個世界。

一• 這世界有創造主:有始有終有問責(詩19:1-6)

1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手的作為。

2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 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3 無言無語, 也無聲音可聽。

4 它們的聲浪傳遍天下, 它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上帝在其中為太陽安設帳幕,

5 太陽如同新郎步出洞房, 又如勇士歡然奔路。

6 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 沒有一物可隱藏得不到它的熱氣。

這一段的詩歌想表達的,是大自然的美,自然地訴說了創造的奇妙,基督教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大地擁有自然的美。大地是有主宰的,有始也有終,而不是隨意存在的。就算有人認為地球的開始是來自一個大爆炸,小學生也會多問:那爆炸之前的世界又怎樣?

大地是有意義地,有始也有終,只是因為人的罪性而不得善終。有人試圖用科學角度來讀聖經,這基本上是錯的。但不論怎樣,看到造物之奇,你不得不讚嘆造物主的存在。

人需要回歸造物主的懷抱才能脫離無望、失落與迷失。世界有始有終,其實造物之主也向人問責。那位南京少女所反映的,是一個無責任的世界。因為他們的成長,唯物不唯心,只講物質世界而不講宗教心靈,如果世界無始也無終,用科學或物理方法來解釋這世界發生的一切,世上真的無善也無惡,濫交與墮胎又有何不可?生命不再是生命,只是自然界循環的一部份。

你想活在一個這樣的世界嗎?你不是一個人,只昰一件工具、貨物,甚至坐地鐵時的一件障礙物!

詩人不是科學家,卻是一個深明人性軟弱腐敗的一面。

二• 這世界有真理:有標準有善惡有審判(詩19:7-10)

7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使人甦醒; 耶和華的法度確定,使愚蒙人有智慧。

8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使人心快活; 耶和華的命令清潔,使人眼目明亮。

9 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敬畏耶和華是純潔的,存到永遠,

10 比金子可羨慕,比極多的純金可羨慕; 比蜜甘甜,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這裡詩人所提的,是一個叫真理的標準,具體活現在人類社會中。耶和華的律法、法度、訓詞、命令、典章就是來自造物主的心意,要讓這混亂的世界重回正軌。世界的混亂來自人心的敗壞,看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利比亞的卡扎菲、義大利的貝慮斯科尼這些政治領袖,因為個人對權與財的貪,最後天怒人怨,死無全屍!以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力便任意妄為,不是說絕對權力,就連有限權力的阿姐、特首也會濫用!

要讓這世界重回正軌首先是要心靈重回正軌。以正確的人與人之間相處方針來相對,人不為己不會天誅地滅的。

規律是給守法的還是不守法的?守律法才得真正由。

這裡詩人所提的,是人要有對上蒼存敬畏的人,就是要知道世界雖然有惡,但也有善,更重要的是有審判。祂一早定下標準,罪就是不達標。那些擁有權力的,若真知道有一位比他/她更大的神就不會混來。紅燈過馬路就是不達標、拿了不該拿的東西就是不達標?住太豪的酒店套房就是不對。

這樣看來,人不可能達標,因為我有時堅持準時也會遲,又如何能達到造物主的標準?還說有審判,人不是更絕望嗎?故事還未完,詩人繼續說:

三• 這世界有救主:有將來有出路有恩典(詩19:11-14)

11 因此你的僕人受警戒, 遵守這些有極大的賞賜。

12 誰能察覺自己的錯失呢? 求你赦免我隱藏的過犯。

13 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 不容這罪轄制我, 我就完全,免犯大罪。

14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 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

規律的本質是為愛。我們這一代愛自己多於一切,不喜與人相處,不要負責任。但我們的現實,是活在一個有別人的世界,就是要與人相處的世界,那規律就是必要了。

規律的本質是為愛。神因此親自來滿足律法的要求,不錯,祂是審判官,祂判你有罪,但祂代你入獄!這就是恩典!

人要謙卑來到神的面對,祈求救恩與出路,枱頭一看便見救恩!

原來如此,要學謙卑來到造物主前,向著祂、靠著祂、信任祂。

六四可否被平反就不知,但我們的罪可以被赦免就非常肯定!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09/06 英吋 靜思, 詩篇, 講章, 公義

 

標籤: ,

問題總不在我?


創42:25﹣38

始祖犯罪後,逃避責任似乎是人之常情。男人推給女人,女人推給蛇,就是始祖犯罪後第一個面對神的反應。到他們的兒子相殘,該隠也如此回應他殺弟的罪行:「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弟弟的嗎?」(創4:9)

到了約瑟的哥哥也離不了逃避責任的「自然」傾向。他們多年前謀害約瑟,從此心裡的罪疚與不安從未離開,但表面看到的是他們如常生活,好像甚麼也沒有發生一樣。但內裡的不安使他們失去了安全感,事實上,沒有經過真正的饒恕,沒有認真處理以往的過錯,對是非與責任的判斷實在難言正確。

當他們到訪當時權傾埃及王朝的約瑟時,還未知識這位昔日被自己加害的弟弟真正身份時,他們被約瑟試驗。

約瑟吩咐人把他們的器皿裝滿糧食,把各人的銀子退還在各人的袋裏,又給他們路上需用的食物。人就為他們這樣做了。他們把糧食馱在驢上,離開那裏去了。到了住宿的地方,有一個人打開袋子,要拿飼料餵驢,就看見自己的銀子,看哪,仍在袋口上。他對兄弟們說:「我的銀子退回來了,看哪,還在我袋子裏!」他們戰戰兢兢,心都快跳出來了,彼此說:「上帝向我們做的是甚麼呢?」(創42:25-28)

他們害怕,但第一個問題卻是:回來了,看哪,還在我袋子裏!」他們戰戰兢兢,心都快跳出來了,彼此說:「上帝向我們做的是甚麼呢?」

不懂反躬自問就是不懂自我反省。雖說這一問,就如許多人會說:天呀,我前世做錯了甚麼,為何頭頭踫著黑!這類反應一樣,不問自己只問別人,沒有別人可以怪罪便責怪天責怪地責怪神,問題總不在自己身上。

就算暫時未發現問題是否真的不在自己身上,也可以問: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我有甚麼功課要學?

約瑟的兄長加害約瑟後,當然不知道多年後的今日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昔日所犯的結果。從人的角度看,他們應受罰,或說「報應」,但神的心意就是要他們經過這功課後與弟弟復和,獲得真正的饒恕與釋放。

問題不一定在我身上,懂得自省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他們比別人可快一步學會新功課甚至真自由,活得更輕省與快樂!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06/25 英吋 苦難, 靜思, 創世記

 

標籤: , , ,

積極末世觀

帖前2:17-20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之情,從往來書信用詞中也可深深體會。原因不難理解,一則因為他們曾經同受苦難,二則因為這教會在真道上站立得穏,免去保羉不少擔憂。

若按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南下雅典的路線,我們今日就會經過米特華(Meteora),這裡石山林立,而在這些石山上就是修道院。自十一世紀開始,希臘正教的修士便開始在這裡修築修道院。米特華在希臘文有「在空中」的意思,這裡的地形獨特,建造在石山山頂的修道院,真有如在空中的感覺。在這裡退修安靜,或靜心學道,實在可以達到遠離花花世界,給我們注目上主的環境。

這些修道院有不少已經荒廢,但完整保存下來的仍有16間,供遊人參觀的則只有6間。這些修道院經曾經發展很快,但也經過戰火的洗禮。據說,土耳其統治希臘期間,這些修道院不但沒有受到回教徒衝擊,還可收留一些逃避戰火的婦女。因為這些修道院建在高高的石山,上山下山也不容易,因此數百年穆斯林的統治對這些修道院都沒有太大影響。

修道院內,我們看到的是很強烈的末世感。其中一間教堂的出口畫著亞力山大帝的白骨,喻意世人,強如亞力山大帝,到頭來也只是一副白骨,若不回到神那裡,人一切的成就都是徒然。神的審判比一切更重要,因此勸免世人,要及早信主並且努力行善,否則只餘一副白骨之餘,還有受永死之火。

其實,末世觀不一定悲觀。回說保羅與帖撒羅尼迦教會之情,在他的書信中很強調末世,每一章的結語都有主再來的勸免或盼望,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相信主很快回再來,原因之二就是積極地等待那得贖的日子,苦難將要成為過去。

弟兄們,我們被迫暫時與你們分離,身體離開,心卻沒有;我們極力想法子,渴望見你們的面。 所以我們很想到你們那裏去。我-保羅有一兩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擋了我們。 當我們的主耶穌再來,我們站在他面前的時候,我們的盼望、喜樂和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不正是你們嗎? 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和喜樂!(帖前2:17-20)

我們期望主再來,因為等待的不是地獄之火,而是永生的盼望,同時也等待與主相見的喜樂。苦難會成為過去,喜樂卻永恒地存在,為何不是積極的末世觀?

最重要的是,保羅讓我們看到的盼望與喜樂,不是因為自會得到甚麼,而是教會健康地成長,讓保羅感到榮耀與喜樂。換句話說,保羅渴望主再來,而因為教會活得出色。

回看這些石山,退修確是很好的地方,但神要我們積極地為祂而活,也為服侍他人而活,而不是做個隠世居士。退上山,為的是要重尋方向,繼續積極服侍。相信及渴望主再來,是因為我們帶著信心地期待這榮耀的日子來到,與主一同慶賀。

害怕主再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相信主的審判,而今日卻仍真正認識主的救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10/26 英吋 聖地團, 苦難, 靜思,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標籤: , , , ,

甚麼是中道?

詩131:1-3

有些詩篇是上佳的禱告,再多的解釋只會遮蓋,甚至扭曲它的原意。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131:1-3)

今日讀到這首詩,恰到好處,正是我此刻的心境與禱告。站在敢於前後與猶豫之間,正需要從神而來的確認。只是,太多的思慮成為領受神直接信息的障礙。靠人力與神恩之間,雖說二者都重要,但何時多點信心而不墮胎、何時多些行動而不小信,正是中道的智慧。

仰望神,憑信謙卑前行,就是此刻最重要的信息。

這首詩有好多譯本都很好,但The Message的演繹卻能道出我此刻的心聲:

GOD, I’m not trying to rule the roost, I don’t want to be king of the mountain.
I haven’t meddled where I have no business
or fantasized grandiose plans.
神啊,我不想做大當家,也不想成為山寨王。
我不諸事八掛
也不幻想鴻圖大計。

I’ve kept my feet on the ground,
I’ve cultivated a quiet heart.
Like a baby content in its mother’s arms,
my soul is a baby content.
我已腳踏實地,
我已靜化心靈。
就像飽足的嬰孩在母親懷中,
我的心靈就是這個飽足的嬰孩。

Wait, Israel, for GOD. Wait with hope.
Hope now; hope always!
為了神,我們等候。帶著盼望地等候。
現在要有盼望,永遠都要有盼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26 英吋 禱告, 靜思, 詩篇, 信心

 

無限與永恆

詩119:89-96

超越了人的範圍,不論是實體的還是在認知上的,對人來說就是無限與永恆。無限相對於實體的限制而言,而永恆則相對於人生的有限而言。在人的認知範圍中沒有無限與永恆,因為這是人的局限,是被造之物的本質。只是,因為有超越的神介入人間,因此人才有機會接觸無限與永恆。但說到底,人只是嘗試去了解及探索無限與永恆,永遠無法真正體驗及完全理解無限與永恆。

只有因著神的感動,人才可以些微知道無限與永恆是甚麼。

耶和華啊,你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
你的誠實存到萬代;你堅定了地,地就長存。(119:89-90)

詩人提到神的永恆,大地是神的創造,因此才可以長存。今日提到大地何時會毁滅,是因為人的罪性使然,並不是創造本身不完美。罪因一人敗壞了全地,也因此人才與永恆隔絕。但因著神的救贖,並藉著祂的話語,人再次可以跟無限與永恆接觸。

第一段肯定了神話語的永恆性,第二段便把詩人自己跟永恆的神結連。

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萬物都是你的僕役。
我若不是喜愛你的律法,早就在苦難中滅絕了!
我永不忘記你的訓詞,因你用這訓詞將我救活了。
我是屬你的,求你救我,因我尋求了你的訓詞。
惡人等待我,要滅絕我,我卻要揣摩你的法度。(119:91-95)

沒有神的話語,人不單止有身體的衰殘,在靈魂上更是絕望。因此,詩人提到是神的話救活了他,對人來說,只有神的話可以與永恆的神結連,因此,深入默想神的話,就是與永恆深入地相交。人可以透過神的話突破限制,超越人在實體及認知上的限制,與無限及永恆的神接觸。

我看萬事盡都有限,惟有你的命令極其寬廣。Even perfection has its limits, but your commands have no limit. (NLT, 119:96)

人眼前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唯獨神才是永恆,而永恆的神具體地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呈現。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1/29 英吋 神學, 靜思, 詩篇

 

四個角色、四種關係

詩119:73-80

這一段詩篇有四個主角:神、詩人、敬畏人和驕傲人。這不也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包括教會生活中總遇到敬畏神的人和驕傲的人。換個角度看,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和神的關係,而忽略身邊還有別的人。

你的手製造我,建立我;求你賜我悟性,可以學習你的命令!
敬畏你的人見我就要歡喜,因我仰望你的話。(119:73-74)

我與神的關係,是被造物與造物主的關係。這點容易理解,但進一步的思考,視為被造物,那一切都是屬於造物主的。作為被造物,人生意義莫過於榮耀造物之主,從積極一面看,詩人要努力認識神,學習祂的話,目的就是要讓敬畏神的人更加敬畏祂,並且因我的見證而更深地追隨神。

成為一個有見證有影響力的基督徒,從神的話語上札根開始。

耶和華啊,我知道你的判語是公義的;你使我受苦是以誠實待我。
求你照著應許僕人的話,以慈愛安慰我。(119:75-76)

被造物與創造主有正面積極的關係,這還得包括神的懲治。苦難既是無可避免的,我們除了消極地埋怨外,還可以選擇視為神的教導。藉著苦難,讓我去被改變。但神也不會把我們的個人情緒視而不見,祂的應許是人的出路,祂的慈愛是即時的良葯。

願你的慈悲臨到我,使我存活,因你的律法是我所喜愛的。
願驕傲人蒙羞,因為他們無理地傾覆我;但我要思想你的訓詞。(119:877-78)

第三角色出場,是一個反派角色,就是驕傲人。不管他做甚麼,作為神的愛的,既要以神的話語作為生命的導航,面對來自環境改變的苦難也好、面對來自反派的羞辱也好,堅定地以神的話語為生命的中心,是繼續前行的必然之選。

願敬畏你的人歸向我,他們就知道你的法度。
願我的心在你的律例上完全,使我不致蒙羞。(119:79-80)

世上有反派,也有同路人。個人的見證可以成為同路人的鼓勵。若只有安慰的說話而沒有實質的行動,又若只有個人或名人彥語而沒有屬靈深度的說話,鼓勵的作用是短暫的。相反,來自神話語的堅定,是永恆的導航明燈。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1/28 英吋 生命更新, 靜思, 詩篇, 公義

 

卑微得福

詩116:1-18

每當事事順境時,依靠耶和華的心也許會不像在逆境般投入。憑藉過去的經驗,我也會努力憑自己去解決問題,以為神賜我智慧與能力,能克服各種困難。不過,當力不能勝的難關重臨時,不得不在主前謙卑,承認自己「過了頭」,要回到神的跟前,依靠祂並觀看祂的作為。

我愛耶和華,因為他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116:1-2)

詩人說的是一生要求告祂,並不是一日,或是某時節,而是一生的每時每刻。因為我們都愛自己,慣於憑一己之力為自己籌謀最好的,只是,作為基督徒,應有別的選擇。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116:7)

Eugene Peterson這樣說:Relax and Rest, God has showered you with blessings.這兩個R在人處身高壓環境下顯得特別有份量。放鬆及休息,因為神已讓祂的恩雨沛降,滋潤心田。只是許多在高壓環境下的人不懂枱頭仰望那一天恆久不變的藍天。

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116:12-14)

枱頭仰望又見藍天,代表了再次看見希望。希望並不因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或我已有了方案去面對困境,而是知道神從沒離棄,祂過去施恩,如今與未來也一樣繼續施恩。我要隨時準備好,去宣講並稱頌神的名。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1/30 英吋 靜思, 詩篇, 事奉

 

屬靈人的思維

詩107:42-43

保羅說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為甚麼?是因為屬靈人的視野與思維不一樣。要追求成為屬靈人,除了追求屬靈的知識外,還要有屬靈人的思維。即是說,要以屬靈人的角度來思考及面對生活所發生的每一件事。

正直人看見就歡喜;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凡有智慧的,必在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107:42-4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及過去,分別只在於如何解釋過去所發生的事。視為神的造就便會不斷成長;視為無惘之災便會怨天尤人;視為平平無奇便庸碌終身。性格的成長也許有遺傳或成長背景的遭遇所影響,但說到底還是今日的抉擇。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就怎樣思考與改變。作出改變與否,在於我們對自己、對神心意的認知。

正直人看見過去或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都會看為神的作為,所記念的是神的心意。縱然不少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惡行,只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神從沒離開。就算在人犯罪之時、天災臨到之時,神也在其中。我們不一定能解釋為何神看見又容讓罪惡與災難發生,但我們卻可以把這些事記在心,從神慈愛出發,體會祂的傷心,又以此成為愛人的動力。又堅持所信,眼前所見的只是歷史的一部份,相關的功課與教導,就算我今日未明,也不妨礙它的存在價值。

今日常說正面思維、正能量等等,更正確點說,應是上面的思維、聖靈的能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1/17 英吋 生命更新, 靜思, 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