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職場

真正的授權(二)

相傳被以色列人「吹倒」的耶利哥城牆遺址。

相傳被以色列人「吹倒」的耶利哥城牆遺址。

書6:22-25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正的授權在於信任。信任前線員工所作的決定,並要求公開承認他們的決定是最後的決定,又要願意為他們承擔後果,不秋後算帳。

約書亞對窺探這地的兩個人說:「你們進那妓女的家,照你們向她所起的誓,將那女人和她所有的都從那裏帶出來。」兩個作過探子的青年進去,把 喇合與她的父母、兄弟,和她所有的帶出來,他們把她所有的親屬都帶出來,安置在 以色列的營外。他們用火焚燒了那城和其中所有的,只有金子、銀子和銅鐵的器皿都放在耶和華殿的庫房中。至於妓女 喇合和她父家,以及她所有的, 約書亞保存了他們的性命。她就住在 以色列中,直到今日,因為她隱藏了 約書亞派來窺探耶利哥的使者。(書6:22-25)

這兩年青年探子與喇合私下協議,也許他們是為了逃命,也許他們被喇合真誠打動,甚至早已預計要在敵陣籠絡人心,不管怎樣,他們早已在前線作了決定。作為他們的領導,可以怎樣?接受?反對?推翻?修改?

除了接受,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不少服務性行業給予前線員工有一定的權限可以讓客人跟他們議價。凡事要向上請示,除了浪費時間與機外,更大可能是做少了生意。有規章制度還可,但有些新人新事並不一定有先例可參考,前線的員工如何判斷?

今日領導學的研究,已發展至跟隨學(Followership)。其精神並不在於如何提昇跟隨者的素質來協助領袖,而在於下放權力及提昇跟隨者的投入感。前線員工是直接代表了公司或機構,他們獲得信任及相應的權力,凡事為公司的最大利益著想,做上司的也許會多了更多空間去發展相關的業務。

沒有信任就只有內耗。花時間在內部解決人事問題與權力鬥爭,最後只會三輸:下屬.上司及公司。當然,若是教會及機構,神的名受虧損,受眾也不能得到好的照顧,那便是五輸。

擁有並清楚溝通願景,確立每位員工的權限,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是授權的必要條件。權力下放了,便不易收回。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5/16 英吋 管理, 約書亞記, 職場, 領袖, 團隊

 

標籤: ,

真正的授權(一)

2013-04-07 10.58.34書2:16-20

委派員工在前線工作,特別是要出差,將在外,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沒有信任就沒有委任。前線人員沒有足夠權力做決定,事事報告後由忙碌的但又不在前線的主管決定,一來一回,重要的時機都過去了。主管若不了解或不支持,又要花時間去了解去解釋,彼此都在浪費本來是不必的額外時間。

要做到主管信任前線員工的決定,文化、制度、能力、品格缺一不可。

文化就是這群體的集體信念與工作習慣,是否那麼信任前線員工?前線的又是否知道自己的權限?

制度是眾人共守的行為規範,以條文列明,成為無可爭議的守則。建立真正信任與密契前,作為新人有法可循會帶來安全感。

沒有乎合崗位所需的能力,又如何可能完成被指派的任務?

品格其實是信任的基礎,再具體一點,是誠信。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真正授權的原則。聖經中,約書亞派探子進入耶利哥便是一個授權的典範。看這些探子跟喇合的協議:

她對他們說:「你們暫且往山上去,免得追趕的人遇見你們。要在那裏躲藏三天,等追趕的人回來,你們才可以走自己的路。」

二人對她說:「你叫我們所起的誓與我們無關,除非,看哪,當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把這條朱紅線繩子繫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叫你的父母、兄弟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凡離開你家門往街上去的,他的血必歸到自己頭上,與我們無關;凡在你家裏的,若有人下手害他,他的血就歸到我們頭上。你若洩漏我們這件事,你叫我們所起的誓就與我們無關了。」

女人說:「就照你們的話吧!」於是她送他們走了,就把朱紅繩子繫在窗戶上。(書2:16-20)

從這段對話我們看到這兩個探子作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就是放生喇合一家。按照耶和華給摩西的指示,因應迦南人的信仰,約書亞攻打迦南時,要趕盡殺絕。但這二人因應眼前的處境作出有違這大原則的決定。

聖經沒有明確指出約書亞有沒有授權他們這樣做,事實上,按他們當時的經驗,他們也不可能預計可招攬內應。但按他們二人與喇合之前的對話,這喇合是敬畏耶和華的,因此是潛在的「猶太人」,即今日的慕道者。也許這就是他們二人放膽與喇合訂定協議的基礎。

從這前線工作者的反應看,約書亞和他的團隊,就算未有授權的文化,也已有授權的文化土壤。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5/14 英吋 管理, 約書亞記, 職場, 訓練, 團隊

 

標籤: , ,

非你手所做的

申6:10-15

常以為基督徒面對最大的挑戰是被逼迫,沒有宗教信仰自由。從教會歷史看,事實卻是相反的。最大的逼迫是來自太平盛世,宗教自由的社會。許多人莽用自由,崇拜自己而忽視創天造地,救人於黑暗的主。

我們要珍惜宗教信仰自由,同時,也得緊守我們堅實信靠主的心。

耶和華-你的上帝必領你進他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要給你的地。那裏有又大又美的城鎮,不是你建造的;有裝滿各樣美物的房屋,不是你裝滿的;有挖成的水井,不是你挖的;有葡萄園、橄欖園,不是你栽植的;你吃了而且飽足。(6:10-11)

這裡提到一個必和四個不,神必領我們進入美地,且有豐富的供應,但同時摩西提醒以色列民眼前這一切都是神所賜的。城鎮、屋內美物、水井以及地裡的出產都是神的供應。為甚麼摩西要強調這一切眼前的美物都不是人努力的成果?

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領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出來的耶和華。你要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事奉他,奉他的名起誓。(6:12-13)

就是教我們要不忘記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太平盛世最容易讓人沉溺於安逸,當人面對成功時最容易沾沾自喜,視為自己的功勞。這是事奉神的人最大的試探與引誘,因此,事奉者要時刻緊記:這一切都是神的作為,非人手所造的。

這也是學習如何面對成功的功課。職場上人人追求成功或成就,從小我們就被灌輸「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不成功便成仁」的觀念,就算是教會的教導也充滿這種追求「成功」的思想。不錯,定了目標我們要付出最大努力完成,但可有想過甚麼是真正的成功?成功的代價是甚麼?如何面對成功帶來的試探?

時刻緊記,沒有神,不會有真正的成功–不管你如何定義成功。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4/20 英吋 申命記, 職場, 事奉

 

標籤: ,

不同意見的處理

民36:1-13

從歷史中看到不少成功的領袖人物,都是虛心納諫的。作為領袖能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批評,是不斷自我完善的方法之一。可是,今日的中國人社會,不要說批評,甚至不同意見也不容易接納,這實在是有礙進步與發展的。

不同意見,可視為一種對權威挑戰,也可以是對盲點的覆蓋。在民數記最後一章,記錄了摩西如何接納不同意見。當以色列人完成分地後,有瑪拿西支派的其中一個家族提出他們的困難。

「耶和華曾吩咐我主拈鬮分地給以色列人為業,我主也受了耶和華的吩咐將我們兄弟西羅非哈的產業分給他的眾女兒。他們若嫁以色列別支派的人,就必將我們祖宗所遺留的產業加在他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中。這樣,我們拈鬮所得的產業就要減少了。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這女兒的產業就必加在他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上。這樣,我們祖宗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36:2-4)

這事發生在分地以後。用今日的處境看,就是當一切都安頓下來時,突然發現其中有不完善之處,有一少群人的需要被忽略。為了效率,快速地完成整項工程,這少少的群體可以被置之不理。做大事不俱小節便是這樣思維,只是,作為負責任的領袖,只要是合理,小節也得注意。

摩西照耶和華的話吩咐以色列人說:約瑟支派的人說得有理。論到西羅非哈的眾女兒,耶和華這樣吩咐說:他們可以隨意嫁人,只是要嫁同宗支派的人。這樣,以色列人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36:5-7)

摩西積極聆聽,接納意見,並沒有把對事件安排的意見個人化,視為對個人權威與能力的挑戰。當我們客觀地讀這段經文時,也許不容易發現不接納意見的後果。但在職場實際的處境中,上司與下屬、同工之間在不少時候處理意見時過早的個人化,只至沒有真正聽到需要。

作為領袖,尤其屬靈領袖,要積極聆聽及客觀分析,好叫魔鬼不會利用小節做成破壞。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1/26 英吋 職場, 領袖, 利未記民數記

 

權與責

民18:1-7

在工作環境中我們常聽見或自己也有類似的想法:上司太不公平!的確,在人際環境中,我們心目中的「公平」不一定會實現。若抽離一點看,我們心目中的「公平」在別人目中就是不公平,因為每個人心中的一把尺都不一樣,都有不同的標準。

另一個在職場中常見的問題是看到老闆們的風光。作為領導或身居要職的人很容易成為別人談論的對像,是非的中心。原因就是在別人眼中只看到他/她的權與勢,看不到該崗位的責任與壓力。

公平與否並不能以一己的觀點來量度,每一個崗位都有它本身的特定權與責。像以色列人經過一輪的叛亂後,神在摩西與亞倫中間要重新安排及整頓,尤其可拉黨叛變的核心,是利未人的工作分配。可拉一黨公然挑戰神所揀選的大祭司家族,事後神也明確地重申相關的權責。

耶和華對亞倫說:「你和你的兒子,並你本族的人,要一同擔當干犯聖所的罪孽。你和你的兒子也要一同擔當干犯祭司職任的罪孽。(18:1)

有權必有責,充當大祭司,其家族的成員不像外面所想的有權力和尊榮,還需加上責及,及犯錯的結果。作為領袖,犯錯的結果理論上較跟隨者嚴重。

你要帶你弟兄利未人,就是你祖宗支派的人前來,使他們與你聯合,服事你,只是你和你的兒子,要一同在法櫃的帳幕前供職。(18:2)

祭司除了自己履行職務,為相關的工作負上責任外,還得建立事奉的團隊。建立包括教導與訓練,並且要一同承擔後果。應用到今日的教會場景,教會領袖需要訓練事奉人員,若事奉人員行為不當,領袖也要同樣負責。作為負責任的領導,只有下屬犯錯而不關己事的情況不會出現。

我已將你們的弟兄利未人從以色列人中揀選出來歸耶和華,是給你們為賞賜的,為要辦理會幕的事。(18:6)

更重要的,還時常被忽略的就是,跟隨者是神的賞賜。當領袖履行職務時,榮耀不是屬於領袖,而是所事奉的神。功勞不是領袖獨享,還有事奉團隊分享。跟隨者並不是領導的資產,而是賞賜的禮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1/08 英吋 管理, 職場, 領袖, 訓練, 利未記民數記, 團隊

 

行為背後的信息

利20:1-27

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原來不能獨立來解釋,行為背後反影了這個人的信念。因此,在摩西律法中要求人要做甚麼或不能做甚麼並不能單純地被理解為規律制約,而是背後信仰的延伸。

以性關係為例,摩西禁止以色列人種種淫行,除了行為本身外,更重要的是與迦南地的宗教信仰有關。禁止某些言行,是為了保護人不至犯更大的錯。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還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頭把他打死。我也要向那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因為他把兒女獻給摩洛,玷污我的聖所,褻瀆我的聖名。那人把兒女獻給摩洛,本地人若佯為不見,不把他治死,我就要向這人和他的家變臉,把他和一切隨他與摩洛行邪淫的人都從民中剪除。(20:1-5)

摩洛的宗教禮儀以獻人為祭及行淫為主體,禁止異教就是禁止異教行為。與異教劃清界線是一種保護,並不是神的自私。按今日的標法看,拜摩洛的行為也是要不得的。但是,今日到底有沒有別的行為,反映背後那種邪惡信念?聖經不容許說:我做這做那,但並不相信或跟從他們的信仰,這是不可能的。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20:9)

在以色列人的文化中,父母代表了神權,因此,咒罵父母等同咒罵神,是死罪。可見,家庭在神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同時,家庭制度又代表了某程度上的信仰制度。之後的一大段(20:10-21),就提到家庭內的問題,有些是死罪,有些不是,但都與淫行有關,再進一步說:都跟信仰有關。

「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免得我領你們去住的那地把你們吐出。我在你們面前所逐出的國民,你們不可隨從他們的風俗;因為他們行了這一切的事,所以我厭惡他們。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20:22-24)

神揀選人就是跟那些沒有被揀選的分別出來,代表神在地上的權柄。因此,活出不一樣的生活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否則甚麼叫分別出來?人要緊慎,不可隨從風俗,特別作為社會上少數的基督徒,要慎思明辨眼前的風俗跟我們的信仰有否矛盾。

不過,今日更可惜的現象是,許多自稱為基督教的國家,在基督徒仍是社會主流的時候製造了不少違反基督教信仰的文化風俗,因此,我們真的要時間警醒、步步為營。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2/02 英吋 職場, 利未記民數記, 信心

 

當這一切都不屬於我時……

詩108:1-13

人的其中一個痛苦根源是來自人的自我。對自己期望太高、慾望太大等都是太愛自己的表現。在人際關係上也一樣,尤其今日的獨生子女,自少已經被培養成為全世界的中心,視旁人如無物,一味只要求別人的遷就。

現實的真相是,我們視為自己的一切,其實都不屬於我。我是被造的,眼前身邊所有的看似是屬於我的,但其實這一切,在本質上是屬於神的,擁有的只有一樣,就是神的恩典。眼前所有的,都是神的恩典,我們是恩典的管家,以神的恩典祝福別人。

上帝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基列是我的;瑪拿西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我必因勝非利士呼喊。(108:7-9)

作為君王的大衛也看到他眼前的一切本不屬於他。甚至地上的國土也是屬耶和華的,作為君王,大衛只是一名管理者,在管理神所交託的資產。

如果,我們只是一名管理者,所擁有的是多或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否好好管理這些資產,使他們發揮應有的功用。我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也可成為別人的祝福與幫助。因此,當我們發現這一切都不屬於我時,我們便可以釋懷,擁抱服侍神的機會,去施予而不再為自己不能擁有或失去而投訴。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1/24 英吋 職場, 詩篇, 事奉

 

歷煉出來的信仰

創41:37-46

廣東話說得精彩:「一朝得志,語無倫次」。用來描述一個稍有成就便到處張揚自誇的人,非常貼切,是人性的寫照。如何站在高處而能自處得宜,這是個人素質的表現。中國人強調自謙,不少時候卻反而顯得虛偽,最重要的不是說甚麼,而是想甚麼。

真正從心底發出的謙卑,可以是天生的性格特質,也可以是家庭教育的成果。但在今日鼓吹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更多的應是經過歷煉而得來的。

還記得少年時的約瑟,因為得到父親寵愛而恃寵生驕,落得被妒忌的兄長出賣的下場。到了埃及皇宮,因著神給予的解夢恩賜而成功,但他的態度卻全然不同:

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上帝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41:16)

不少時候,我們即使相信是神的工作,也同時相信是自己的能力帶來成就。當別人稱讚,尤其是得到位高權重的人賞識,心底對權力的渴求也會驅使我們歸功為自己的能力,不再提神的恩賜。真誠地謙卑與虛偽造作,有經驗的人一聽便知。若屬前者,真誠的態度成為了真實有力的見證: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上帝的靈在他裏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法老對約瑟說:「上帝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41:38-40)

約瑟同時也是職場見證的典範。他真誠的表現贏得別人的嘉許,事業上開出一片新天地。異教徒雖然不真正相信你的神,但也因著你的行為與態度而歸榮耀給神。用今日的處境來看,就是人在敵對基督徒的環境中也能活出真見證,在逼害基督教的環境中也有榮耀神的機會。在乎的,就是個人對信仰、對自己、對別人的態度

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41:45)

但個人目前有所成就並不代表這是完美的結局,不要把表面的成就,或高昇無限放大。約瑟雖然得到尊榮,而法老也因此知道約瑟的神是了不起的,但法老只視約瑟的神為萬神中的其中一位。他把祭司的女兒許配給約瑟,就是認為約瑟只是眾祭司的其中一位,且是最出色的一位。

我們一朝得志,不要以為可以呼風喚雨。在約瑟的時代,法老代表至高的神,任由別的祭司多利害,他們的神也只是用來服侍法老的。換到今日,就算在職場上有很好的表現,也不要以為從此工作便會順風順水。一次成就不是永遠的成功,尤其要活出叫人心悅誠服的信仰,不是一兩件事情便能做到。需要經年累月的見證。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9/16 英吋 職場, 創世記, 信心

 

標籤:

耶和華與他同在

創39:1-23

雅比斯的禱告,是求上帝與他同在。
以馬內利,也都是神同在的意思。
主耶穌離世前為所愛的門徒禱告,也就是求天父與他們同在。

神同在有多重要,似乎不用多說,但我們這一代的基督徒又似乎不太明白、不太重視。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有一個埃及人,是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從那些帶下他來的以實瑪利人手下買了他去。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39:1-2)

不論順境或逆境,神都同在。就算不義之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就算天降無莽之災,神也照樣同在。這是祂的應許,沒有別的福氣與承諾可與神的同在相比。而神同在的明證,就是「百事順利」。但不要誤會「百事順利」就等如完全沒有困難,不,神同在,就是要用我們雙手去顯出祂的大能與榮耀,而逆境往往就是最佳時機。

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裏所辦的盡都順利,約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並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裏。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務和他一切所有的,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與那埃及人的家;凡家裏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福。(39:3-5)

約瑟沒有因為被出賣而終日埋怨家門不幸,反而他努力地做好自己、努力地活好每一天。正因這樣,不信的人也看到他的見證。因此,神同在本質上就是見證。作為基督徒,追求神同在的正確目的,並非「百事順利」,而是成為有力的見證。

把約瑟下在監裏,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於是約瑟在那裏坐監。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司獄就把監裏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約瑟手下;他們在那裏所辦的事都是經他的手。凡在約瑟手下的事,司獄一概不察,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39:20-23)

已提過,神保證與我們同在,卻沒有保證沒有困難。困難、災難或苦難,只是事實的一面。另一面卻是更大的見證、更大的福氣。約瑟因為堅守原則,即時導致被誣告入獄,但神沒有離開他,他仍能做事順利,更能顯出神的偉大。

作為基督徒,這可以是我們職場見證的借鏡。求神與我們同在,在工作之中、在困境之中,也在不信的群體中顯出主的大能。所要求的,就是忠心做好本份,並堅守原則。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9/14 英吋 男性, 職場, 創世記, 信心

 

標籤:

完美表現

但6:1-28

大部份聖經中的名人在性格與行為上都有瑕疵──除了主耶穌和但以理。就算是亞伯拉罕、摩西、約書亞和大衛王,都有軟弱的一面,唯獨是但以理,可以說是完美無瑕的典範。因此,我更相信這來自「沉默四百年」的啟示文學作品,在預言及寓意上的義意大於史實。

活到老、堅持到老。除了心志與學識外,連辦事能力也沒有退化,一生人除了堅持信仰外沒有可被攻擊的把柄,這不是完美表現麼?由戰俘到位列全國最高權力官員之一,且歷事巴比倫、瑪代及波斯均被重用,這戰俘的一生可謂傳奇。

到了大利烏(或譯大流士),但以理還再次遇到宗教上的逼害,起因是別人妒忌也的成就與才能:

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那時,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為要參他;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6:3-4)

最後,那些政敵只好在他的信仰上找他把柄,設計害他。那時的但以理,已是八十高齡的長者!從小便聽但以理的故事便不會知在獅穴中神如何保守但以理。這裡,再次給我們看到一個屬神的人,靈性好並不止停留在個人與神的關係,還會在工作表現及待人態度中顯示出來。

他們對王說:「王啊,那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蓋了玉璽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禱。」王聽見這話,就甚愁煩,一心要救但以理,籌劃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時候。(6:13-14)

就算是上級,也會因他遭到危難而愁煩。

王回宮,終夜禁食,無人拿樂器到他面前,並且睡不著覺。次日黎明,王就起來,急忙往獅子坑那裏去。臨近坑邊,哀聲呼叫但以理,對但以理說:「永生上帝的僕人但以理啊,你所常事奉的上帝能救你脫離獅子嗎?」(6:18-20)

神的拯救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一個人有信心及屬靈的感染力,連身邊不信的也會感受到。

作為基督徒,我們需不斷追求靈命成熟,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在工作及生活中活出所信。熟讀聖經做個好人固然非常好,卻是不夠。我們當追求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不論作領袖或跟從者,要能在生活中活出所信,就算在沒有開口作見證的機會,也能見證我們的神。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2/11 英吋 職場, 舊約人物, 領袖, 但以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