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禱告

使命傳承的禱文(二)

DSCF1098我不求你把他們從世上接走,只求你保全他們,使他們脫離那惡者。(約17:15)

為甚麼耶穌不接走祂所愛的門徒,叫他們不用面對世上的勞苦?愛,不是為他們預備最好的嗎?主即知門徒要面對那惡者,何不送走他們?那便保存也不用求,不是更好嗎?

 

主要差派門徒去履行大使命,是履行,不是完成,即有開始但不一定看到成果。主要他們活出使命,因他們跟隨主三年,聽了不少,但做的不多。不實踐,就是所學無用,也就是浪費時間。要生命有意義有價值,就是活出所信。

 

正是這樣,主為門徒的祈禱,是要差他們出去,要他們真真實實地活出使命,做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而門徒的責任,就去好好地活出所信。如此,基督的門徒不能與世無爭,也不能得過且過,而是有所求、有所為。

 

今日除了思想自己活得怎樣外,還得想想我們為自己所愛的求甚麼?有沒有考慮他們作為一個人,如何活得有價值和意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1/13 英吋 禱告, 約翰福音, 訓練

 

標籤: ,

使命傳承的禱文(一)

客西馬尼園一角

客西馬尼園一角

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我奉你的名,就是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使經上的話得以應驗。(約17:12)

 

使命傳承並非只交待工作責任,而是關係的延續。這關係並非始於共同利益,也非共同使命目標,而是愛。

 

耶穌上十字架前為門徒的未來交託天父,這禱文讓我們看到的,是祂如何建立及安排祂的門徒延續使命。而起點是祂與門徒一同生活時給他們的保護。這是那些方面的保護?不是身體安危,而是真實生命的保護,保護他們不受那惡者的傷害。

 

門徒要履行的天國使命,是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主耶穌教導門徒真理、為他們禱告、犯錯時教訓他們,這都是保護。

 

我們今日建立門徒的方法和內容又是甚麼?目標又是甚麼?

 

訓練他們工作?

保議他們繼續工作?

針對未來可靠出現的困難教導?

為持續成長作預備?

教訓他們免得犯更大錯誤?

 

再思今日我們的門徒訓練在做甚麼?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1/10 英吋 禱告, 約翰福音, 訓練

 

標籤: ,

信心多大,恩典多大

王下4:1-7

我們所信的神既是創造主又掌管全宇宙,奉祂名作僕人,又怎會有所缺乏?另外,祂愛祂屬祂的子民,凡求告祂名的,必得著。也許我們都相信,禱告的必得著神的回應,但等待神的回應卻也是很大的信心功課。

首先,神回應方式或容不一定按我們所求所想的,但會比找們所求所想的更好更適合。同時,也會按我們的信心大小,看我們能承載多少。

先知以利沙有一個門徒去世了,留下妻小無依無靠,且債主臨門,他們走投無路向以利沙求助,以利沙怎樣回應?

以利沙說:「你到外面去向所有的鄰舍借器皿,要空的器皿,不要少借。然後你回家,關上門,你和你兒子在裏面把油倒在所有的器皿裏,倒滿了就放在一邊。」(王下4:3-4)

我們向神求,也得準備迎接祂的恩典。信心多大,恩典也多大。這不是說,神的恩典會按我們的信心大小來量度,但信心卻帶來不同程度的認知。信心大,認知的程度也大,相對來說,可被理解與發現的恩典便越多。

按各人信心的大小不同,我們唯有追求更大的信心,去領受神更大的恩典。話說以利沙回應那婦人的請求,她盡力借來各樣容器,她借來多少便得多少油。她把那些油賣了,解決了她當前的需要。

這故事的另一意義,就是向神求,也得自己努力預備,並不是守株待兔式的等候。信心與行為是相稱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9 英吋 禱告, 列王紀, 信心

 

標籤:

領導力從禱告開始

提前2:1-4

屬靈領導力並不來自個人能力與外型,主要還是來自個人品格及與神的關係,這叫內在生命。一個能吸引別人心悅誠服地跟從的人並不是那些擁有權力或學識的人,總統、主席、上司等都只是因為他們的權位。能使人心悅誠服地跟隨,必定來自他們的內在生命所發放的魅力。

作為基督徒,教會領袖,培育領導力並不是尋找學位或社會地位,也不是爭取某些事奉崗位,而是更深地追求神。讀到這裡可能你在認為我們追求更深地認識神不應帶有別樣動機,不錯。但為了引領更多人跟隨主而培育自已的領導力是合乎神心意的。

所以,我勸你,首先要為人人祈求,禱告,代求,感謝;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要如此,使我們能夠敬虔端正地過平穩寧靜的生活。這是好的,在我們的救主上帝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人人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2:1-4)

保羅囑咐提摩太要為萬人禱告祈求,這是作為一個傳導人,一個教會領袖首要的工作。為別人的需要代求是愛、感別人所經歴的感謝神是信徒群體的分享與團契。

也為地上的君王與領袖禱告,因為他們具備影響社會的能力,若他們行在神的心意之中便是萬民之福。這是合乎神心意的,因為神願地上無刀兵,人人得救。

當保羅這樣教導提摩太時,就是要讓提摩太知道在事奉當中,在帶領教會的同時,先要建立依靠神的屬靈習慣。領導力從禱告開始,就是在培育對別人的影響力前,先在神面前交托,並為萬人禱告,把自己的視野及所關心的對象擴闊。向內而又向外,這是屬靈領袖所需要的胸懷。

一個懂得重視培育內在生命而又胸懷世界需要的人,就是我們今日所需要的屬靈領袖。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6/20 英吋 禱告, 領袖, 提摩太前後

 

甚麼是中道?

詩131:1-3

有些詩篇是上佳的禱告,再多的解釋只會遮蓋,甚至扭曲它的原意。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131:1-3)

今日讀到這首詩,恰到好處,正是我此刻的心境與禱告。站在敢於前後與猶豫之間,正需要從神而來的確認。只是,太多的思慮成為領受神直接信息的障礙。靠人力與神恩之間,雖說二者都重要,但何時多點信心而不墮胎、何時多些行動而不小信,正是中道的智慧。

仰望神,憑信謙卑前行,就是此刻最重要的信息。

這首詩有好多譯本都很好,但The Message的演繹卻能道出我此刻的心聲:

GOD, I’m not trying to rule the roost, I don’t want to be king of the mountain.
I haven’t meddled where I have no business
or fantasized grandiose plans.
神啊,我不想做大當家,也不想成為山寨王。
我不諸事八掛
也不幻想鴻圖大計。

I’ve kept my feet on the ground,
I’ve cultivated a quiet heart.
Like a baby content in its mother’s arms,
my soul is a baby content.
我已腳踏實地,
我已靜化心靈。
就像飽足的嬰孩在母親懷中,
我的心靈就是這個飽足的嬰孩。

Wait, Israel, for GOD. Wait with hope.
Hope now; hope always!
為了神,我們等候。帶著盼望地等候。
現在要有盼望,永遠都要有盼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26 英吋 禱告, 靜思, 詩篇, 信心

 

甚麼是盼望?

詩130:1-8

敬拜的詩歌可有很多不同的角度,而不止停留在個人的感受曾面。信心、仰望,祈求神為我們尋找出路,也必相信祂會為我們預備出路,這都是敬拜的一部份。以色列人步向聖殿敬拜之際,他們向神高唱:

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話。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130:1-8)

The Message版的演繹,一開始便是緊緊的向神求助,直接用cry for help來表達第一、二節的意思。在敬拜中,向神cry for help!

Help, God- the bottom has fallen out of my life! Master, hear my cry for help! Listen hard! Open your ears! Listen to my cries for mercy. (130:1-2 MSG)

這首詩共八節,每兩節一個單元:

1-2:向神發出呼求,表達了現況。
3-4:祈求的基礎在於只有神能為人解決問題。
5-6:人需要或可以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神的時間。
7-8:等待的結果,就是看到神的得勝。

這都是我們要學習,如何向神禱告與敬拜。是的,我們現時為公義忿忿不平,為眼前的困境苦無出路,我們要向神求助。因為只有神才是唯一出路,但神就是神,祂擁有絕對的主權,何時及如何讓我們脫離目前的光景,是祂的心意,求告以後就是等候。

等候,就是信心的操練。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25 英吋 禱告, 詩篇, 信心

 

最容易被忽略的禱告:為教會禱告

弗3:14-21

也許我正在參與洛桑會議,因此滿腦子都是關於教會、教會、教會。突然醒悟,我們常講教會、批評教會、參加教會活動,但卻不多為教會禱告。

保羅給以弗所教會的信,提到合一的見證,提到受苦的基督如何為教會獻上自己,在這信的中間,他加入了一段禱告,我視之為其中一篇為教會禱告的「樣本」。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裏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3:14-19)

屈膝的禱告,是承認我們能力有限。今日許多方案教人如何達到教會增長,教會應有甚麼甚麼事工才討神喜悅,但不可忽略的,是行奇事的神。是他的靈成就一切,並不是甚麼模式、甚麼計劃、甚麼偉大人物能使教會堅強起來。

教會也是以基督的愛為標記,因此也要為教會連於元首基督,以及以基督的愛為所有事工的基礎。所有的教導都應以傳遞、培育基督的愛為目標。我們也許會為教會擁有各類資源或出色人才感恩,這固然是神的恩典,叫這些人能成為教教會及別人的幫助,榮耀基督。但若沒有表達基督的愛,這教會只是一間社會機構,與基督無關。

上帝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3:20-21)

這篇禱文的第三方面,就是對教會有所期望。這期望並不建基於教會擁有的資源、人才與機會,而只是神的愛。神愛教會,我們的禱告是求神達成遠超我們所求所想的結果。基督的榮耀並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反而,在人眼中的限制,卻是對神更大榮耀的祈求。

讓我們為教會,為那些服侍教會及信徒群體的事工禱告,以仰望神的大能出發,以彰顯基督的愛為目標,以遠超人的想像的結果為盼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0/22 英吋 監獄書信, 禱告, 教會

 

救恩

創19:15-29

由舊約到新約,神給人的救恩都是由神主動,且是祂整全計劃的一部份。只是人的眼光多只看自己的喜好或需要,而無視神的心意。

神要滅絕所多瑪和俄摩拉這兩座城,因為當地的人罪惡滔天,就算亞伯拉罕向神爭取,只要有十個義人也不要毁滅這城。可是,兩座大城連十個義人也沒有。嚴格來說,只有羅得一人是較為接近「義人」的稱呼,事實上,舊約聖經也沒有稱呼羅得為義人,只有彼得稱他為義人(彼後2:7)。但是救恩臨到這家,他又如何回應?

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裏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裏的罪惡同被剿滅。」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創19:15-17)

神主動拯救羅得一家,只是他太多顧慮。用傳統的話說,他太愛世上的財富而無視神的義怒。但神沒有因為羅得的顧慮而改變祂的計劃,加把力去拉著羅得一家離開。神從始至終都是主動的救恩施予者。

除了主動,祂還為人預備最好的避難所。山,對以色列人來說是神臨在的地方,而耶和華也曾被形容為山神,就是穩妥、可靠與保護的意思。因此,神並非要羅得一家「僅僅得救」,而是為他們預備最好的。

羅得對他們說:「我主啊,不要如此!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看哪,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這不是一個小的嗎?求你容我逃到那裏,我的性命就得存活。」(19:18-20)

我們不也一樣嗎?看到困難,不論大小也視之為又大又難。我們向神所求的,不就是心目中最簡便快捷的答案,只要是捷徑,便不理會是否最好,也看不到神所預備的就是最好。如羅得,一頭栽進自己心目中的「又小又近,容易逃到」的城裡。

天使對他說:「這事我也應允你;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裏,我不能做甚麼。」因此那城名叫瑣珥。(19:21-22)

我們都是小信的,除了看不到神的預備是最好外,還在阻礙神的整全計劃。但神愛我們,沒有因此而無視我們的要求。當我們願意離開小我,進入大我,以父神的國度為念時,對我們來說卻是最好,沒有犧牲甚麼。試問,放下次要的選擇又何來犧牲?

我們說神的救恩是整全的,祂要救我們,也要為我們預備最好。同時,我們也不要太自我中心,神除了救我們外,還有祂的整全計劃。若能脫離一己所慾的綑綁,看到神整全的計劃,這就是討神喜悅的生活。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8/27 英吋 禱告, 舊約人物, 創世記, 救恩, 信心

 

標籤:

得與未得之間

創16:1-16

我們帶著相信神會賜予應許的期盼,向神禱告時,在得與未得之間我們會做甚麼?等待?或自尋出路?禱告對我們來說,是向神祈求,邀請神參與我的計劃/想法?還只是宗教禮儀?

其實,就是因為人的小信,偉大如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對神的應許,也有自尋出路之時。

聖經沒有說人可以娶妾以延續後代,而神也明言亞伯蘭的正室撒萊可以為他生子立後,只是他等了又等,始終沒有半點端倪,於是同意太太所想,以人為方法達成神的心意。

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他得孩子。」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於是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將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那時亞伯蘭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16:1-3)

男人其實應堅持所信,並持守原則,不為眼前現像與感受所動。只是,亞伯蘭也太愛他的妻子,對她言聽計從。這個決定一則是不信的表現,二則為家庭帶來無限困擾。

亞伯蘭與夏甲同房,夏甲就懷了孕;他見自己有孕,就小看他的主母。撒萊對亞伯蘭說:「我因你受屈。我將我的使女放在你懷中,他見自己有了孕,就小看我。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亞伯蘭對撒萊說:「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他。」撒萊苦待他,他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16:4-6)

這家庭糾紛來自人的妄斷,但最後也賴到耶和華的頭上。明明是人的不信而自討苦吃,卻又不能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我們不也常常出現同樣的處境嗎?向神祈求,但在仍未看到神的回應前,便自行決定。試想想,我們在神面前的承諾,未必有這立時決斷的行動;但來自私慾的想法,則急不及待地即時行動。最後,惡果來臨卻承受不了,便向神埋怨說是祂做成的!

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的延續,是神的使者向夏甲顯現,並賜福給她和孩子以實瑪利。神沒有因為人的妄行而改變祂的計劃,祂還加添人所得的福。不過,當我們再次向神祈求時,等待的功課更要認真學習。在得與未得之間,帶著信心等待。

自尋出路,也許是人性的自然表現,但同時也是自尋煩惱之途。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8/26 英吋 禱告, 創世記, 信心

 

標籤: , ,

不對題

創15:1-6

我們向神禱告,但神的回應卻跟我們所求的不同,是否神不對題,回應錯了?在這情況下,我們往往只認為神沒有直接回應禱告,卻沒有留心神回應的真正意義。

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15:1-3)

這裡亞伯蘭好像也不對題,神明明說要大大賞賜他,為何他把話題轉到沒有兒子繼承家業?是否亞伯蘭想多了?又是否他一直向神求子,但卻仍未有回應,因此念念不忘,不論神講甚麼,他都如此回應?其實我們好多時候在靜候神回應我們的禱告時,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不過,當我們明白亞伯蘭所理解的福氣,是神藉他的後裔賜福萬國時,他的問題便有意義多了。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纔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15:4-5)

這次神直接回應,要讓亞伯蘭看到神恩典之大,是人沒法理解的。一個年邁的老人,多年來一直相信耶和華,而一生也過著忠誠正直的生活。但過了十年又十年,他卻沒看到絲毫跡象顯示他會有兒子。就算今日他看到天上的繁星,那又如何?換著是我,也許我仍認為神的回應太遙遠,沒有回應我今日所需,那遠大的異象又與我何干?

這其實就是信心的功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8/24 英吋 禱告, 創世記, 不蒙應允的禱告, 信心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