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堅持

憑甚麼?

 

IMG_2238

試過敘事講道,不成功,我不是故事人,試過了,心息。不管怎樣,以斯拉的故事,值得多思想。

拉7-8

我一生都蒙恩

 

我名字的意思:神的幫助,我一生都蒙神幫助。相信我父母幫我改名的時候是帶著這樣的禱告,而神也信實地回應我家族向祂的禱求。 

 

我一生都蒙恩、蒙幫助,現在就告訴你我的故事。

 

我生為利未人,背景數起來也很顯赫,我的老祖宗,就是頂頂大名的首任大祭司亞倫。但是,如果你知道甚麼叫家道中落,你就知道這背景可能會帶給你更大的傷痛。

 

不是所有利未人或祭司都在這動盪的時局中持守本份。你讀過先知書,不論是以西結或是阿摩司,他們所指控的,就是領袖不行公義,只顧私利,當中,有我家族成員的大祭司。

 

如果你讀過被擄時期的詩篇,第137篇中所流露的,本來是事奉至高神耶和華時唱的詩歌,在巴比倫王宮卻被視為娛樂商品。

 

你們這時代有這荒謬的行徑嗎?事奉神本是認認真真,且是尊貴的機會,但卻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娛樂大眾的商品。為了迎合市場大眾的口味,把我們的信仰隨意改動,又以人意凌駕神的律法與道德標準,把絶對真理相對化,處處只要求迎合人的胃口,而漠視神的心腸!

 

你可以想像下,在我家族歷史中,有如此不光彩的一頁,家勢顯赫,是光榮?還是負累?也許是這個原因,我的父母把我命名為以斯拉,心願就是神在我的一生中幫助我、引導我。我也相信,在我母腹之中,神已開始幫助我,造就我。

 

「這以斯拉從巴比倫上來,他是一個文士,精通耶和華-以色列上帝所賜摩西的律法。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因為耶和華-他上帝的手幫助他。」(拉7:6)

先裝備,在等待

 

後人介紹我,一般稱我為文士以斯拉。之後,還加上一句描述──「精通耶和-以色列上帝所賜摩西的律法」。不錯,我從小喜愛耶和華的律法,這確實是神給我們這個家族的使命。不管先祖有好有壞,神的使命就是神的使命。我的家族雖曾有人放棄,但他們歸他們,別人怎樣堅持神的使命,可以成為我的榜樣,別人怎樣胡鬧可以成為我的警號,提醒我不要學他們。

 

我們生在外邦地,由我父母輩開始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國破家亡,被擄到外邦之地,但80年前的一道喻旨,部份同族兄弟已先蒙召回歸故土,我們的家庭不在這首批回歸之列。但我的祖父母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教我們積極裝備自己。80年表兩代,到我已是第三代,我很多謝我的父母,他們沒有放棄。祭司家族在沒有機會服侍下等待是痛苦的,別人有機會而自己沒有服侍的機會更是痛苦,神教我們不要比較,忠於神給我的託付,主權在神。我的父母雖沒有機會回來耶路撒冷事奉,但卻堅持要我學習神的律法,把這使命傳承下去。

 

神國使命是給予有裝備的人,這是我堅信不移的。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在亞達薛西王的喻旨中稱呼我為「精通天上之上帝律法的以斯拉祭司文士」。

 

我不敢說這是合宜的稱謂,但來自一個外邦君王的口,至少這是一種肯定,肯定我們的神,是那至高創造者,比他所相信的一切外邦神都要大。而我作為服侍這位至高神的奴僕,得到外人這種肯定,並且由他所開的綠燈,在耶路撒冷擁有的資源去重建屬靈群體,更叫我感到驚訝。

 

我相信這不是因為我有甚麼學問,老實說,外邦的王有多了解我們這民族的信仰?他只是神手中的工具,為要完成對祂子民的承諾,就是回歸故士,重建聖民,而我也是為此被召。

明確的人生使命

 

有機會事奉是否我的人生目標?當然是,而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一般的事奉,而是與我的召命,即你們今日所講的人生使命宣言相乎。作為利未家族成員,一生以守護神的律法為己任,守護的意思,包括抄寫、解釋、教導,甚至當發現有人不依律法而行時,我們要行使紀律,按摩西律法懲罰那些犯罪者。因此,王也賦予我這樣的權力,證明他認同摩西律法是猶太地的律法,可以高於波斯國的法律。

 

你,以斯拉啊,要照著你上帝賜你的智慧,指派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作官長、審判官,治理河西所有的百姓,教導不明白上帝律法的人。凡不遵行你上帝律法和王命令的人,當速速定他的罪,或處死,或充軍,或抄家,或囚禁。(拉7:25-26)

 

作為文士,忠於使命並不代表我只需要按著本子辦事,研讀聖言、抄寫經文便足夠。當然,做足本份其實是基本。我經常提醒自己,我所事奉的,是至高神,在列邦中沒有神像祂。然而,列邦中,有無數雙眼睛在看著,等著機會把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信仰除掉。約60年前,我們的同胞但以理不是因為在家中每日三次禱告便被丟在獅子坑嗎?若不是耶和華的看顧,不單是但以理,連我的祖父母也會喪命。我們常以為今日的順境是理所當然,又或今日的逆境是不幸。若沒有神保守,比今日更遭的事會更多。

 

因著神的看顧,神改變外邦君王的心,給我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權力。權力大,責任也大,看:

 

我亞達薛西王又降旨達於河西所有的司庫:「精通天上之上帝律法的以斯拉祭司文士無論向你們要甚麼,你們要速速辦理,直至一百他連得銀子,一百柯珥麥子,一百罷特酒,一百罷特油,鹽不限其數。凡天上之上帝所吩咐的,當為天上之上帝的殿切實辦理。何必使憤怒臨到王和王眾子的國呢?我再吩咐你們:至於任何祭司、利未人、歌唱的、門口的守衛和殿役,以及在上帝的這殿事奉的人,不可要求他們進貢,納糧,繳稅。」(拉7:21-24)

旁人怎看?你這群在社會上的少數民族,要甚麼有甚麼。像你們今日的社會,基督教享有多年的順境,政府有許多的優惠政策給你們,你們早已成為建制派。失去一些原來是優厚的,但卻不一定合理的條件便彷彿世界末日一樣,也隨便說是甚麼苦難或逼害!

你的選擇

當然,神掌權,掌管君王的心,給我各種方便。我沒抗拒。不過,我要設定界線,那些來自王的幫助,我接受、我善用,這是管家的責任。但我沒有向王求更多的優惠:

那時,我在亞哈瓦河邊宣告禁食,為要在我們上帝面前刻苦己心,求他使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以及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以求王撥步兵騎兵幫助我們抵擋路上的仇敵為羞愧,因我們曾對王說:「我們上帝施恩的手必幫助凡尋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憤怒必攻擊凡離棄他的。」我們為此禁食祈求我們的上帝,他就應允我們。(拉8:21-23)

我以靠人的勢力為恥!我們既相信萬軍之耶和華會出手幫助,我們何需靠地上的勢力?若神感動君王的心,他出動出手幫助,我們當然歡迎。但若地上君王不出手,我們還有萬軍之耶和華作後盾,有何可怕呢?

 

我沒有忘記,神的最終心意是要重建聖民,建聖殿只是其中一步,若聖殿沒有聖民,這聖殿只是古蹟遺址,存在的意義只是憑弔懷緬。只有聖民在這殿中進行敬拜,這殿才稱得上為殿。我們的大君王所羅門,當他獻殿時稱這殿為禱告的殿,沒有人在這裡禱告,這殿怎能稱為至高者的聖所?神和人在這裡不能得到復和,反而在這裡奉上主之名互相攻擊,這還配稱為神的殿?

 

你可以問問,你這個時代的人,如何看神的殿?教會架構?還是看重內裡的聖民,他們與神的關係怎樣!

 

這解釋了我為何在回到耶路撒冷途中,先尋找有沒有利未人來參與事奉,第二便是禁食禱告,回到耶路撒冷後就在殿中獻上贖罪祭。為我們整個民族曾經離棄耶和華禱告救赦。先處理與神的關係,才做神的事工!

 

不過,這只是故事的開始。改變一個民族文化,並不是一時三刻,一些由上而下的措施就可以做到。你今日聽到的,只是我,以斯拉的故事的第一部份。也許你也身處同樣的處境中,甚麼處境?

有預備,進入了事奉崗位,學習靠神而不看人,雖面對逆境但在努力實踐神給你的使命,但願你也經歷到像我名字一樣,神的幫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4/04/24 英吋 領袖, 講章, 事奉, 以斯拉記

 

標籤: , , , , , ,

屬神的標記

DSCF1532約壹3:9-10

公開宣認自已是基督徒,從來都不容易。初期教會及一些反基督教的地區會有生命危險,家人朋友未信主會遇上嘲笑譏諷,對基督教友善的社群也帶著特高期望可量度你的行為是否如你所信的一致。

但無論別人怎看,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知道自己今日的言行,為的是甚麼。受苦有因,但這些原因是否真的有價值,那就是你的信念。

今日一些基督徒被評為「講一套,做一套」,就是拿了對基督教口中所宣講的道德標準來量度基督徒的行為是否相稱。信主後是否就能行為完美,無可指責?這正是基督徒在世生活的一大難題,你和我所見的成功例子不多,但又不斷受著最高標準的教育,要我們以這最高的標準,即道德完美人的樣式去生活。

最大的問題不是做不到,而是對別人便拿這套標準來評價,對自己就說是有充份理由可被體諒的軟弱。 雙重標準其實也是不誠實的一種。雙重標準是否也代表內在的我與生活的我二者不能共融?思想的世界可以很完美,也因此以完美的標準來量度別人,但生活中的現實世界,就是自己身處的世界卻難以把完美人格實現。於是,關上房門便自責,面對別人便合理化自己的不足。慢慢,內在的世界便與生活的世界割離,二者脫鈎,再進一步,便是信仰與生活行為脫鈎。

老約𨌺的教會,也面對類似問題,因此,他強調:

凡從上帝生的,不犯罪,因上帝的道存在他裏面,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上帝所生的。這就顯明誰是上帝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了。凡不行義的,不是出於上帝,不愛他弟兄的,也是如此。(3:9-10)

當我們認信之後,我們便是新造的人,那就成了上帝的兒女,神的道在我們裡面,我們要過著新的生活。若我們真正是屬神的兒女,新生活也就以新的道德觀成為我們生活行為的守則。

約𨌺所提的生活守則,不是說出來,或是心裡相信,而是行動。行公義與愛鄰舍便是屬神之人的明證。因此,我們認信並不止流於內裡相信的層面,而包括行為。

我們得認清,生命的真相是有一理想我們要進發,而這是對自己作為認信群體一份子的要求。而在這共同的標準下,我們要以行動實踐所信, 一步一步邁向這理想。發表道德理想的言論是需要的,但卻要以行動來自「詮釋」這道德理想。行動,才是屬神之人的標記。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8/17 英吋 生命更新, 約翰書信, 公義,

 

標籤: , , ,

清心的人

DSCF1155書23:14-16

「人生下半場」是過去十年很流行的概念,若前半生追求個人成就而你又能達到目的,你的下半生就要追求意義和價值。對人生中場或中年危機,這是很正面的處理,當然,不是所有步入中年的人都有很好的經濟基礎追求意義。

其實,近年有許多已退休的人仕(我不叫他們長者),還有心有力,他們也許已過了人生下半場,那餘下的日子如何過?

他們也許進入了人生加時階段。這階段或許是享受人生的歲月,或許是緬懷過去的日子,但也可選擇留下生命的遺產。

「看哪,我今日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了。你們要一心一意知道,耶和華-你們上帝所應許要賜給你們的一切福氣,沒有一件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所應許的一切福氣怎樣臨到你們身上,耶和華也必照樣使各樣災禍臨到你們身上,直到他把你們從耶和華-你們上帝所賜給你們的這美地上除滅。你們若違背耶和華-你們上帝吩咐你們所守的約,去事奉別神,敬拜它們,耶和華的怒氣必向你們發作,使你們在他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迅速滅亡。」(23:14-16)

約書亞臨終之言,有非常濃厚摩西的味道。總的意思就是要遵行律法,生死禍福都繫於這律法,這是摩西的經驗,約書亞信了、行了,如今他要走了,也把最重要的遺言留下。

再看這臨別贈言,除了是肺腑之言外,還看到這位長者單純的心。我們是否太多時候在神的律法上加添自己的解讀?由摩西到約書亞,他們就是單純地,或可說是清心地,一心一意地聽從神的話。

或許,在信仰上能「善終」,就要回到一個單純的心:縱然有人說你保守不合時宜,或許有人說你不懂變通,但都一心一意跟從這古老的福音、古老的律法。

這是摩西及約書亞在人生加時階段留下的遺產,也有不少先聖先賢已跟從了,你又怎樣選擇?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013/07/01 英吋 生命更新, 約書亞記, 順服, 領袖

 

標籤: , , , ,

咒詛變祝福

曠野路上可能甚麼都看不到,但卻不是甚麼都沒有﹣﹣祝福與恩典就在其中。

曠野路上可能甚麼都看不到,但卻不是甚麼都沒有﹣﹣祝福與恩典就在其中。

民24:10-14

聖經中有些故事,讀起來好像跟主要信息不太直接相關,有點像額外插入的旁旁枝。不過,就算在文學作品的角度看是旁枝,這旁枝的故事,也是讓人知道神在人的苦難中,神仍沒有停下來保護及賜福給祂的子民。

一般人在風調雨順的日子,不一定會想到這順境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或許不少人在視順境為逆境,因為不滿足,只看不足,只看別人所擁有但自己沒有的,看不到自己已擁有的並為此感恩。就算我們看到眼前已得到的福氣,也不能忘記的是,要是沒有神,眼前可能有更多更大的災禍或咒詛。

讀到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程中,一段不在以色列族人之內發生的片段:摩押王巴勒聘用專業人仕咒詛以色列人,但怎料這巴蘭的口也為神的掌管,咒詛變為祝福:

巴勒向巴蘭怒氣發作,就緊握拳頭。 巴勒對巴蘭說:「我召你來詛咒我的仇敵,看哪,你竟然這三次為他們祝福。如今你趕快回本地去吧!我想使你大得尊榮,看哪,耶和華卻阻止你得尊榮。」巴蘭對 巴勒說:「我不是對你所差遣到我那裏的使者說:

『 巴勒就是把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也不能違背耶和華的指示,隨自己的心意做好做歹。耶和華說甚麼,我就說甚麼。』

現在,看哪,我要回到我的百姓那裏。來,讓我告訴你這百姓日後要怎樣對待你的百姓。」(民24:10-14)

神擁有絕對的主權,就算是多強大的敵人,他們都不能與耶和華對抗。因此,屬神的子民,永不會敗在敵人手裡。按照聖經,失敗,只是因為自己不忠於神的話,自己跌入敵人的陷阱。

換個角度看今日面對的人和事,逆境與否,也許只在於我們如何看神的恩典與保護。就算多大的苦,像約伯般週身傷,但神的話卻是不容許撒旦傷害他的生命,那不是更大的保護嗎?以色列人在約旦河邊安營,若沒有神的保守,摩押王的咒詛成真,結局可不一樣。同樣,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神早已把咒詛變為祝福。我們眼前的遭遇,就算是艱艱的日子,都是順境。

不管你今日如何看自己所遭遇的,要確信在主裡只有祝福,全是恩典。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02/25 英吋 苦難, 利未記民數記

 

標籤: , , , ,

等了又等,為何?

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法老不甘心,乘戰車追趕以色列人,最後卻全部葬身紅海。


出11:1

信心需要空間成長,而這空間往往以等待的形式出現。尤其對於我這類比較心急的人,等是一種煎熬。

等也可分兩種情況,一是知道下一站在哪裡也知道如何到達,就像等實等飛機或巴士一樣,懷著期待或明確目的地來等。另一情況是在困苦之中等待出路,前面看來只有死巷沒有出路,但理性上知道這一關總會過去,甚麼可行的方案都做過了仍未有預期的結果,可以做的只有等。

前者是等待出發,帶著期望地等;後者是等待救緩,也許會有期望但更多的卻是無奈。前者也許像約書亞等待戰爭進入迦南,後者也許像約伯等待耶和華出手醫治。

我目前的心情較像後者,花了很多努力,預期效果未出現,等了又等,仍在等。

最近再讀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摩西已經行了多次神蹟,埃及地也經歷過九種大大小小的天災,但法老仍心硬,反口覆舌不讓以色列人離去。到了第十招,神說: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再降一個災禍給法老和埃及,然後他必讓你們離開這裏。他放你們走的時候,一定會趕你們全都離開這裏。

這一句話給我的啟發是,神做事會徹徹底底,沒有手尾。

埃及象徵以色列人靠自己雙手的努力過活,是奴隸式的生活。日子雖苦,但有生活保障,不用冒險。只要你不問人生意義,不問明日會否有所改變,也不要求自由自主,明日與昨日一樣穏定,埃及的日子雖苦,但可預計。

至於出埃及入迦南,在信仰的象徵意義來說,就是離開為奴之家,由靠雙手餬口到單單靠神過活。神會定時降下秋雨春雨滋潤大地,大地也會按時出產供應你生活所需。只是,明日跟昨日也許會有所不同,日子除了明確地知道神在掌管外,預計的不一定準確。你不一定喜歡追求冒險,但每日都可有精彩的日子。

神知道人離開舒適區(comfort zone)會有很大爭札,遇到困難就想回頭。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神要斷絕以色列人的回頭機會,降下十災,要法老定意把以色列人趕走,一個人不留,一個機會也不留,徹徹底底完全離開。

過了第一災以為可以走,但神卻認為仍未足夠。過了第二災以為法老會放心,但神認為法老和以色列人的決心仍是不足。到了第十災,長子也殺絕,全無退路可言,此時便是最成熟的時候,也是最決絕的時候。

我們面對目前的困境還要等多久?理論都知道,只是真相還未清晰,繼續等?是的,繼續等,等看好戲。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04/02 英吋 生命更新, 苦難, 順服, 出埃及記, 信心

 

標籤: , , , ,

誰的座位?

從山下望上去別迦摩城,白色的部份就是宙斯神廟所在,可以想像,若宙斯座位的神像仍在,全城都可看到。


啟2:12-13

今日到訪位於土耳其的別迦摩古城,我們看不到古希臘的宙斯神像,這神像現在己安放在德國的一個博物館之內,但從這古城的遺址猜想,古代這山上神廟的建築是相當宏偉的。整個山頭就成了別迦摩城的中心,而山上的神廟就是這城的文化與宗教中心,而廟中的宙斯像也就是他們信仰的中心。

宙斯是誰?是希臘神話中的創造主,希臘神話中所有的神祗不是他的兒女、情人便是兄弟。當整個社會都崇拜一個像皇帝一樣的神,而約翰時代的羅馬政權正正就在推動皇帝崇拜,二者可謂一拍即合:傳統文化及政治權力的結合。

基督教身處這樣的環境,如何告訴這一代人真神並不坐人的座位而是坐在高天之上?

不但這樣,別迦摩最出名的還有一間當時算是世界頂級的眼科與精神科醫院。不過,奇怪的是別迦摩城仍是當時精神病人最多的城市,也許這是魔鬼工作的成效!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這樣說: 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在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否認對我的信仰。(啟2:12-13)

撒旦的座位,相信就是全城都可看到的宙斯皇座,在敵人主權下堅守自己所信絕不簡單。有信徒遇到逼迫、被害,能面對這樣惡劣環境仍堅守所信,並不是甚麼神蹟奇事,而是長久教導的結果。

讓我們所信的神在我們心中沒有佔有唯一及最大的皇座,也許我們很容易屈服於外在環境的壓迫也引誘。今日教會的見證能否像當日的別迦摩教會一樣,能對抗異教文化與政治影響,還看我們如何建立神的主權在信徒的屬靈生命中。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11/25 英吋 聖地團, 苦難, 訓練, 啟示錄, 教會

 

標籤: , ,

至死忠心

據說今日位於士每拿的波里甲教堂是昔日教堂原址重建的,但不管這是否教堂原址,最重要旳是我們紀念及學習波里甲為主至死忠心。


啟2:10-11


既然苦難是無可避免的常數,與其問如何避免,倒不如問如何面對苦難。其實,再問多次關於苦難的問題也得坦然面對,然而,再現實一點看,無準避免的就只有堅持,「捱」過去。

像士每拿教會,神知道他們的苦難,不但沒有不切實際地說這些都是虛幻的假象,反而預告更可怕的苦難會出現。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看哪!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使你們受考驗,你們要遭受苦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凡有耳朵的都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2:10-11)

神給予明確的肯定,就是苦難只有十日,即是一個有限的日期,苦難不會是永恒的,而得勝者更不用受第二次的死,即在最後的審判中必被神接納進到永生。

神要求士每拿教會至死忠心,同樣的要求沒有給另一間教會,原因是當士每拿教會能抵受逼迫時,神給他們更大的責任與機會,為主做更大的見證。為了自保而放棄所信固然要不得,但那些保持自己原有的宗教活動而放棄信仰要求持守的價值,也是要不得。可是,後者卻是今日教會面對的大問題。面對這樣軟皮蛇的信徒,神不會要求他們至死忠心,不是因為神不公平或偏愛誰,而是這些軟皮蛇距離神的心意也實在太遠。

往後的日子,士每拿出了一個據聞是約翰的門徒坡里甲主教,他持守主的名堅持到底,最後在八十多歲高齡活舌地被燒死,為主殉道。他的故事一直在士每拿流傳,今日士每拿唯一的基督教堂,據聞是昔日原址重建,為了紀念坡里甲至死忠心的見證。

合神心意的教會,不是因為它每年的奉獻數字有多亮麗,事工發展有多偉大,也不是人數增長有多勵害,而是在變遷的環境中持守忠心。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11/22 英吋 苦難, 順服, 啟示錄, 教會

 

標籤: , , , , ,

革命性的改變

曾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觀的亞底米神廟,如今只留下幾根柱子,昔日如何輝煌的日子,如今只殘餘廢墟亂石。我們若不堅持所信,最後也不會為下一代存留甚麼有價值的東西。

徒19:23-27

靠宗教養生的人,古往今來大不乏人。基督教之所以不受異地主流社會歡迎,除了帶來新的信仰與價值觀,以及直斥人非之外,同時也斷了別人的財路。換個角度看,若宣教工作做得好,當地引起的混亂也會隨著增加。

保羅在以弗所期間,天天向人傳福音,並且也有神蹟奇事隨著,信主的人自然不少。伴隨著這「成功」的,就是更大的挑戰。

有一個銀匠,名叫底米丟,是製造亞底米神銀龕的,他使從事這手藝的人生意發達。 他聚集他們和同行的工人,說:「諸位,你們知道我們是倚靠這生意發財的。 你們看到,也聽見這保羅不但在以弗所,也幾乎在亞細亞全地,引誘迷惑了許多人,說:『人手所做的不是神明。』 這樣,不僅我們這行業陷入被藐視的危險,就是大女神亞底米的廟也要被人輕看,連亞細亞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女神的威望也受損害了。」(徒19:24-27)

亞底米女神是以弗所的守護神,在以弗所古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位希臘女神的踪影。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妹妹,若哥哥守護了哥林多城,妹妹就守護了對岸的以弗所。保羅的宣教越是成功,靠亞底米女神發財的人越受影響。這些商販對保羅及基督教的指控主要為兩方面:

一是行業受損,二是亞底米女神的地位受損。前者是真實利益所在,後者卻是扇動群眾的慣常說法。

福音為人帶來生命改變,除了聖靈的工作讓人知罪外,還帶來價值觀的改變。當一群人的共同價值被改變後,社會的道德水平也被提升了。若某個地區有大規模的悔改現像出現,即有大量的人信主,但同時卻沒有為社會文化帶來衝擊與改變,這信仰群體便要認真檢討,所信的到底是甚麼。

基督教信仰不但為信徒帶來革命性的心靈改變,也為他們的行為與價值觀注入新的原素。保羅在不少希臘城鎮都帶來騷動,我們又如何?信主的與不信主的如果完全沒有分別,基督徒若凡事不加思索地和應不信者所倡議的,如這些倡議跟我們的信仰有所衝突仍沒有反應,我很懷疑他們所信的到底是誰。

基督徒若在社會上只屬少數,在公共領域的發言也許會不被重視,然而,至少有兩件事可做,一是在教會內持守來自聖經的原則與立場,二是仍要找機會在社會上公開立場。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明知有反對,要付上代價也得堅持。

曾是世界七大奇蹟的亞底米神廟,早已被拆遷到博物館內,現時的遺址只留下幾條石柱。而基督教卻不斷廣傳,這說明甚麼?

堅持所信,持守基督教信仰的價值觀,至終必然得勝!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011/11/10 英吋 生命更新, 聖地團, 宣教, 教會, 使徒行傳

 

標籤: , , ,

曾經拒絕還有得救的機會嗎?

來6:4﹣12

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的問題,從來都不易回答。問題的根源有二:一是來自希伯來書這段經文,提到曾經嘗過主恩而又離開祂的,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二是我們看到一些人的行為,認為他們已經背棄所信,自然反省到天堂的福樂對這些人是否仍然有效?他們若回轉,還有第二次的機會嗎?

這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自問也不比前輩聰明,可以處理到目前為止仍未獲共識的問題。不過,細讀這段經文,卻又不是茫無頭緒的。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份、並嘗過上帝的話的美味,和來世權能的人,若再離棄真道,就不可能使他們重新懊悔了;因為他們親自把上帝的兒子重釘十字架,公然羞辱他。(6:4﹣5)

讀這段經文,第一印象就是這些人放棄信仰,因此救恩對他們來說不再有效。我從信義宗的神學立場出發,救恩與人的行為無關,即人不能因為做了甚麼而得救,也不能因為做了甚麼而不得救。換句話說,得救與否並不是以人的行為來量度。若按這思路討論,上述經文提到那些嘗過天恩的滋味的,聽過、經歴過、又表現過得救的新生,但卻離棄了真道,他們的結局會如何?

NLT這譯本處理這段經文提到:別人不可能把這些曾拒絕基督的引回,要他們重新再次悔改。而MSG版本則演繹出:若由他們繼續現有的境況,他們不可能回轉。意思就是,按這些人目前的意願,他們不會回轉,若沒有別的工作,也許包括聖靈的特別光照(像保羅一樣),他們不可能悔改。這是按人目前的資料可以作出的結論,他們曾經接受但又拒絕了基督,因此,他們也就把基督重釘十字架。

我想,這裡所要表達的是,不是救恩對他們不再有效,而是他們(按目前了解)不會再接受救恩,不可能重新悔改。

這裡沒有處理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的問題,希伯來書要處理的,是一群正面對逼迫的信徒,如何持守信仰的問題。那些逼迫他們的,基本上是來自猶太教背景的,其中也許有些是曾經接受基督的猶太基督徒,如今因為各種原因,而拒絕了基督。面對這處境,作者勉勵他們要向前看,不要看這些曾經接受如今拒絕基督的人。神自會審判他們。

親愛的,雖然這樣說,我們仍深信你們有更好的情況,更接近救恩。(6:9)

接續前論,(和修版)說希伯來書的讀者更接近救恩,但NLT則指明以上得救與否的討論並不適用於能持守所信的人身上。既是堅守所信,就不需要考慮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的問題,因為堅守所信者,不會把基督重釘十字架。

我們盼望你們各人都顯出同樣的熱忱,一直到底,好達成所確信的指望。這樣你們才不會懶惰,卻成為效法那些藉着信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6:11﹣12)

作者及收信教會所關心的不是那些已經跌倒的人是否有第二次基會,而是面對逼害者如何堅持到底。一直到底是希伯來書主要處理的問題,放眼在正面的將來才是這段經文的題旨。
是的,沒有正面回應重新得救的問題,因為不論我們如何理解,最重要的是,主權在神手裡。憑信順服便是我們當下就可實踐的信仰生活。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9/28 英吋 神學, 希伯來書, 救恩

 

標籤: , , , ,

成長.堅持.成熟

來5:11﹣14

自然健康的生命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生命。身體如是,屬靈生命也一樣。

屬靈生命不成長的第一個障礙就是自以為已經得著了,聽不進別人的教導與諫言:

論到這事,我們有好些話要說,可是很難解釋,因為你們聽不進去。(5:11)

NLT的譯本說這些人是「靈裡遲鈍」(spiritually dull)。不聽的結果就是沒有吸收新知識,甚至走歪路也不自知,不成長便是自然的結果。如果我們看到教會弟兄姊妹甚或同工過了一段時間仍沒有改進,哪些要請他/她停下來,進到神的面前反思自己的屬靈生活光景。

另一方面,屬靈生命成長是有階段性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養份,就如一個人的成長,不同階段進食不同的食物,吸收不同的營養:

按時間說,你們早該作教師了,誰知還需要有人再將神聖言基礎的要道教導你們;你們成了那需要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 凡只能吃奶的,就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5:12﹣13)

用今日的說話:返教會/事奉這麼多年,還要學習如何讀經與靈修?還是做初信栽培的課程?的確,我們今日有不少弟兄姊妹並不是因為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以至屬靈生命仍在初生嬰兒的階段。仍是嬰孩,只能吃奶,這些都是有成長障礙的屬靈營養不能的成年人。

屬靈生命成長就如一個人的身體成長,每一個學習的階段都有一些較為困難的新關口要過,若裹足不前,沒有成長及學習的堅持,這人便不再成長。砠礙我們成長的主要是來自面對未知的恐懼,不知道跨過這一步之後會發生甚麼事便裹足不前便原地踏步。

奉獻便是一個好例子。怕拿出了收入的十分一奉獻後生活的需用會有所不足,便不能踏出第一步。這固然是信心的問題,甚實也是學習的態度問題。當我們視第一步是一個學習的關口,過了這一關便學會一樣新的功課,我們便多一點動力向前進發。

另外,我們學習與成長是有目標的: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因練習而靈活,能分辨善惡了。(5:14)

目標就是成熟。原來成熟與否可以從一個人能否分辨善惡來區分。透過學習及操練,建立良好的屬靈習慣,在真理的認知及行動上不斷改進,靈命便會邁向成熟。

弟兄姊妹,堅持學習、擁抱成長、邁向成熟,不要停留食奶的階段。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9/26 英吋 生命更新, 訓練, 希伯來書

 

標籤: , ,